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和补充的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521 浏览:35031

摘 要:教师流动关系着教育的稳定和兴衰.认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研究教师流动的现状和原因,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有效的教师流动模式,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以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关 键 词:教师;流动;补充;综述

教师流动现象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关注和思考.从已有的文献看,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和补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经验评价类,理论研究类,原因探讨类和对策建议类,这四类中以原因探讨类和对策建议类居多.大量的文献表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和补充的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基础不牢,高筑不稳”,办好基础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而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因此研究并解决农村地区教师流动和补充问题,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师流动的定义

教师流动,指教师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岗位、工作地点、怎么写作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来确定[1].教师流动是否合理,关键是看教师流动能否促进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合理的教师流动是在一定范围内教师资源的最优配置,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合理的教师流动既包括有序、双向的流动,也包括教师队伍的补充和淘汰机制,反之,则为“不合理流动”.

二、教师流动的现状

(一)教师流动的方向

目前,基础阶段教师流动的方向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动.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之间进行流动.这种流动是教师最普遍的流动方式,不会造成教师的流失.从流向的地域来看,一是农村地区向城镇或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地区流动,二是从下一级学校向更高一级学校流动,三是从同类层次学校的更高行政职位流动[3],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虽然这样的流动方式没有造成教师的流失,但是这对本来就缺乏优秀教师的农村来说,无疑是学校雪上加霜.另一种是教育系统外部的流动,这种流动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师的流失.从目前来看,教师的流失主要表现为四种去向:一是向国外流失,部分教师也加入了出国热的行列.二是向其他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流失.三是下海经商.这一群体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四是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趋势[4].

(二)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单向流动严重,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而且流动的教师多是教师骨干.据2001年山东省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省2001年度,县镇中学调入专任教师9245人,调出8159人;农村中学调入专任教师4276人,调出6185人;县镇小学调入专任教师1335人,调出5315人;农村小学调入专任教师13721人,调出18259人;山东省仅2001年一年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减少9000多人[5].研究发现类似于山东省的如此大规模的农村教师流动在国内是屡见不鲜的,这样的不合理流动现象有如下的表现:

1从性别结构看,流失教师中大多数是女性教师.越来越多的女教师参与到流动大军之中,尤其在小学表现得非常突出.

2从年龄结构看,流动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田锐在研究中指出初中中青年教师的流动率占到了82%,小学青年教师占到了65%[6].朱殿利和牛波的调查表明31—40岁年龄段流动的可能性最大,这个年龄断的教师为了实现更高的理想报复,或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等原因,流动率很高,但是这个年龄段却是学校最不应该流动的教师,因此在农村教师中这个部分的人数萎缩势头日趋严重;而青年教师由于无家庭负担,精力充沛,对未来的期望值较大,所以流动率也很高[7].

3从职称结构看,流动的主要是高职称教师.一方面,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不用培训就可以马上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个人的高资本为这些教师的流动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各个学校通过多种办法吸引高层次的人才,这使得职称较高的教师更具有竞争力,为其的流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7].

4从学科结构看,教师所学专业是影响教师流动的主要因素.语文、数学、英语这些热门学科社会需要量大,待遇也高,所以这些学科的教师流动现象也突出.流动的初中教师在新学校的任教学科较为分散,较多的集中在数学.小学教师流动后大多任教于语、数、外三门,且这些教师在流动之前大都有任教其他学科的经历,因而在流动后对于任教什么学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选择[7].

三、影响教师流动的原因

为什么会造成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大量流动?对于原因的研究概括起来有个人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观念因素等各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笔者在文章中引用的文献基本上都显示影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职业经济待遇偏低和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教师的待遇差距大.尤其是城乡教师在工资、福利以及社会保障的差异是引起农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研究者认为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不仅与地位身份相联系,而且与财富多寡、收入高低成正比.教师虽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他和别人一样,对物质条件的需求具有“经纪人”的一面.研究证明,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不同地区的教师之间、城市和农村教师之间的工资福利等各方面待遇产生较大的差别,再加上,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教师工资不能足额发放,而且还经常被拖欠,使得老师生活陷于困难境地.面对这样的现状,老师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这使得教师的流动成为了一种必然.

(二)制度因素.教师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作为人才资源的一部分,也必然遵循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市场会进一步细化,优秀的教师面对的是更大的市场.只有具备与之相配的薪酬和施展才能的位置才能吸引他们[8],而现行的农村教育中相当部分学校无法为其提供与之适应的薪酬和施展才华的位置,所以市场的短缺,加剧了农村骨干教师的频繁流动.柴江在研究中发现,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借助享有的一些特权对农村优秀教师强行进行抽调,以达到打造品牌学校的目的[9],这样层层“扒皮”,而又严重缺乏补充,结果造成农村基础教育需要人才却没有人才.(三)个人因素.一些研究者从教师个人因素入手寻求教师流动的解释.个人因素包括教师的年龄、教龄、性别、生理因素、专业特点、工作兴趣、个人压力等.大家都知道,适度的压力会产生动力,从而提高绩效.然而,过度的压力不仅仅会损害工作绩效,而且会使人出现“工作倦怠”.“工作倦怠与缺勤率和离职率高度相关,它损害工作绩效,带来恶劣的同事关系和家庭问题,导致个人健康水平显著下降,甚至威胁生命”[10].农村教师有着超负荷的工作量,由于农村地区幅员辽阔、班级多、学生少等客观因素,很多村小实行包班制,一位老师要包揽任教班级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学教师虽然没有这种现象,但是备课、批改作业、实验实践教学准备、教学研究、早晚自习辅导、对寄宿学生的管理等花费的时间更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竞赛、统考,还有什么公开课、优质课、在职培训等等,不一而足[11].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是农村教师需要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在农村中小学,学生成绩几乎成了衡量一位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成了教师“上课”或“下课”的分水岭.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想尽各种办法,很多教师在心里上缺乏安全感,心情时常处于紧张、焦虑、失忆状态.在这种过度的压力之下很多农村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倦怠感,当一旦有机会改变这种现状的时候,这些教师便会设法选择他认为更适合他的学校或行业,转而另谋其他出路.此外,家庭、子女教育、职称、教龄等也是影响因素.

(四)管理因素.教师流动的管理因素包括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管理.农村学校的管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管理层次过多,职责不明,职权分离,上下时常错位,部门之间协调能力较差,这些都将引起管理系统的无序,造成负效应的传递,且在传递中不断增大,最终引起整个教育系统的损伤,促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增长.主要表现在:1.人际关系上,校长要么是独断专行,要么是搞“小团体”主义,干群之间距离较大,没有共鸣.2.评优、评先时,没有按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暗箱操作,大大刺伤了部分教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12];从教师管理的角度看,目前的学校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普遍不够,各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主要表现在:1.日常管理中,对教师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与沟通,把教师作为管制的对象,处处加以限制束缚,教师缺乏应有自主和尊重.2.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劳动成果的唯一依据,忽视了教师在学生能力形成和品德培养上所花的时间与精力.这些矛盾日积月累,达到尖锐而不可调和时,就会导致人心思走,有能力的教师频频外流,因此要求学校管理层尽可能提供条件,通过竞争和合作,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使得教师流失与群体之外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五)观念因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及安全需要之后,还有精神方面的追求,还有受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较一般社会阶层更执于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的劳动得到他人的认可,进而得到社会的尊重,而目前的现状却是上级领导、众多的家长往往在能力、责任、敬业等方面对农村教师给以挑剔的眼光,不尊重教师[13].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师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打消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产生了流动的愿望,寻求更好的发展环境[14].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教师强化了追求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观念,再加上由于受从众心理的影响,部分教师看到本校教师从一个岗位跳到另一个岗位时,便会改变个人观念,随大流,视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获得更能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更为优厚的待遇为更具体、实在的人生价值观.

四、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对策

怎样让基础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是近年来研究者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许多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农村教师流动和补充已经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应该从抑制无序流动和促进合理流动两个方面着手.针对引起教师流动的原因,研究者主要提出下列对策:

(一)保障权益.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更好、更稳定的工作.保障教师的权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大力宣传、贯彻《教师法》,依法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其次,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待遇低.待遇低,不能单纯理解为工资低,更主要的是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且解决无望[15].所以,一方面要创建有效的工资机制,规范教师工资收入,实现同工同酬,并保证农村教师工资和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当前作为过渡性的措施首先要建立教师工资由、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和省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然后,按照不同的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6].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配套经费的投入.另外还要建立特殊津贴制度,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的待遇[17],缩小城乡教师差距.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二)减轻压力.

1.大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农村学校应该在平时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意锻炼后备青年教师的能力,让他们挑大梁,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骨干教师流失而造成的连正常的教学工作都无法开展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优秀教师的良性循环系统.

2.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农村教师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应当根据当地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和教师的实际水平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能得心应手.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手段达到提升教师教育观念的目的,使其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着,使其从把教书作为谋生手段的谋生者转变为以教书育人为业的乐教者[18].

(三)转变观念.对于教师队伍观念的转变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针对不合理的教师流动情况.对于教师队伍价值观念发生的变化,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从政治上关心教师的成长,做到及时有效的化解中青年教师思想中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是针对合理的教师流动,要引导教师树立全局观念,在强调必要的流动既是权力也是义务的同时,尊重教师的意愿与心理感受,稳步推进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度”[19].(四)制度创新.最近几年,许多研究者发出了制度重建和创新的呼声.认为政府和学校应该建立灵活的教师流动制度,消除旧制度的一些弊端,如改革分配、人事、评职、户籍和评价制度;完善教师之间的交流制度;建立不同于城市的农村教师退休制度(大龄教师提前退休或内退)[20];采用灵活的教师引进制度等,其中柔性引进教师就是典型的一种引进制度.柔性引进教师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人才交流市场、经纪人、人才租赁协议,或直接与教师及教师所在单位签订一定期限的人才租赁协议,由教师为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怎么写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的人才使用机制.这种教师的引进方式被引进的教师不迁户口,不转编制,不影响教师在原单位的工资待遇,同时享有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福利和其他权利,用人单位与教师之间并不产生隶属关系,引进教师的管理由教师原单位、人才交流市场或人才租赁公司提供.柔性引进教师降低了教师被解聘的危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来[21].

(五)补偿机制.为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教师流失补偿机制”,有偿转会既是代名词.有偿“转会”是指调用教师按照有偿方式进行,由调入学校给予调出学校一定经济补偿[22].李方强在其文章中指出农村优秀教师流失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是补偿费用的确定和使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教师培养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流出教师的具体情况、流入地区的不同,分类制定补偿费用的指导.补偿费用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专门的“农村教师发展教育基金会”,专款专用[23].虽然这样的教师流动方式对于缓解由教师流动引起的学校之间差距增大,恶性循环局面有一定的作用,但这只是权益之计,对于教师流动只能缓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六)配套措施.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具体的配套措施,认为应该实行软环境和硬环境的综合治理.如完善考试录用和招聘制,王志敏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补充人才,实行培训上岗[24],在职培训等手段,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再如进一步加强师范院校学生定向培养,每年从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额,专门给农村中小学定向培养教师,以此来解决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派不进、留不住的矛盾[25].

五、有效的流动模式

研究者提出的国内主要的流动模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是有偿“转会”制度.有偿转会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在探索教师流动时提出的新举措,引入市场力量来管理教师队伍的流动,以弱势补偿机制为理论支持.

(二)是定期流动制度.这一制度使教师流动呈现良性动态平衡,在逐步实现各校师资力量均衡的基础上,整体提高教师质量[26].

(三)是支教制度[27].支教制度是目前各个县市的普遍做法,但是实施这一制度的配套措施还比较缺乏,研究者认为应该尽快完善相应制度,以使支教制度得到保障.

(四)是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制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工作聘任,另一种是职务聘任,二者都遵循双方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被录用人员之间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和责任[28].教师聘任制增强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可以自由流动,只需与应聘学校签署一份聘任合同.

总的来说,研究者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已经很深入.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造成的,但是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的对策是相对完善的,尽管在政策推进的细节方面还缺乏理论探讨和研究实证,但是引导、调整教师向更正向,更合理的方向流动,有进有出,使教师流动更好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是毋庸置疑的.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校长及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严重性和复杂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进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森.杨正强.关于教师流动的理性认识与管理策略[N].宁波大学学报,2008-4(2)

[2]卢文丰.教育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N].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12(23)

[3]柴江.农村优秀教师资源流失问题的讨论[N].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1)

[4]韩雪枫.教师流动现象及原因和对策[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6(5)

[5]邵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3-14

[6]田锐.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归因与对策[N].泰山学院学报,2008-9(30)

[7]朱殿利,牛波.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77-278

[8]韩雪枫.教师流动现象及原因和对策[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6(5)

[9]柴江.农村优秀教师资源流失问题的讨论[N].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1)

[10]郭春华,杨旭中.农村中学骨干教师流失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5):21-22

[11]冉祥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困境、问题与对策[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9(8)

[12]麻跃辉.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J].决策与思考,2007,12:7-8

[13]田锐.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归因与对策[N].泰山学院学报,2008-9(30)

[14]高波,马星.中小学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原因分析[N].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98)

[15]李军霞.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1-23

[16]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3(5)

[17]李辉.黎琼锋.教师流动与教育公平[J].当代教育论坛,2008,(9):112-114

[18]王振存.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天中学刊,2008,23(4):127-130

[19]邓涛.孔凡琴.关于推进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很化的思考[N].中国教育学刊,2007-9(9)34-41

[20]柴江.农村教师流失与补充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5(3):53-56

[21]孟令熙.柔性引进教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途径[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17)

[22]王开民.教师有偿“转会”好

[23]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7)

[24]王志敏.让人才更快乐成长

[25]孙晓春.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补充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33)

[26]汪丞.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促进校际师资均衡发展的一种思路[J].中国教师,2006,2

[27]吴松元.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建立的理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4):35-39

[28]姚茂军.彭家理.教师工作调动制与教师主体性丧失[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9(11):113-114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