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与方法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70 浏览:19446

农业生产在时空上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农业区位分析是人文地理考查的“核心”,也是高考历年的考查重点.由于区位选择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和思维障碍点,因此,深入理解区位因素,熟练掌握区位分析的思路与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要点分析】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科技因素.

(一)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

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地形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18°的宜发展牧业或林业.(1)地形的高度.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会使得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产类型.(2)地形的坡度.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不适于发展耕作业,而应该植树种草发展林业等.(3)山脉的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向阳坡和背阴坡的不同,水热条件也不同,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成分、土壤质地、土壤层的深度以及土壤肥力的差异,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种类.例如我国东北的黑土、华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等的不同,也是影响农作物种类的因素之一.

(二)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市场需求量的多少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大小,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上涨,经营规模扩大,反之则规模缩小.

交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显著.例如产品易腐烂变质等一些对运输迫切的农业(如乳畜业)对交通条件的要求较高.

政策国家政策和措施,如鼓励性措施(提供农业补贴、免征农业税、提高产品)或限制性措施等会对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1)通过科技对自然因素的改造.如、宁夏平原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发展种植业;针对三江平原沼泽地过湿,通过排水改造水分条件,发展种植业;东南丘陵通过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发展种植业;针对沿海滩涂土壤含盐度高,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排盐改造土壤条件,发展种植业等.(2)通过科技改变社会经济因素.如科技的进步改善了运输条件(空运、大型船舶等),加上保鲜技术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分离,从而促进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

其它因素农业基础和工业基础、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风俗习惯等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思维拓展】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做是相对不变的,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而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例如,近些年来,大庆的周围形成了以生产蔬菜、肉、蛋、奶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就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南方的柑橘、荔枝大量运往北方市场,主要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发展;荷兰的鲜花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因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发展农业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因时、因地制宜,使人的主观行为与自然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合理地作出农业的区位的安排与决策.农业区位分析的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明确农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与劳动力).

2.结合试题提取区域(或材料)相关区位信息.

3.运用正确的观念分析农业活动的合理性或偏差性评价农业区位因素优势.

4.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并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从而抓准主导因素,全面回答问题.

【试题分析】

材料一、美国东部农业区的分布图一.

材料二、东北平原图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A、B、C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2)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该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具有巨大的市场,交通便利.(2)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1)结合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的分布,运用农业的区位原理,容易得出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具有巨大的市场”;(2)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东北平原的自然条件,抓准主导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可知东北平原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