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扩招”背后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56 浏览:17106

几年前,提起专业硕士,许多大学生并不熟识,然而说到“MBA”“MPA”“法律硕士”等这些称谓,则为人们耳熟能详.实际上,这些都属于专业硕士范畴.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体可以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与在职专业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后可获得和学位证“双证”.

专业硕士逆势扩招

在专业硕士扩招之前,因为种类少,招生数量小,且广受社会追捧,以致人们只知MBA这样具体的专业硕士类型,对专业硕士则鲜有了解.然而,近3年来,专业硕士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甚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缘于国家推行的专业硕士扩招政策.2009年3月,教育部做出大幅度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名额的决定.当时,这一政策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在金融危机尚未消退、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势下,许多人甚至将这一政策当做缓解大学生就业的法子.事实上,在这样的节骨眼,相关部门也的确有这样的考虑.

2008年12月初,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就做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大学生就业的影响,2009年研究生将适度扩招”的决定.而在2009年新增的招生计划中,在拟下达的200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又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主要招收参加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我国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由此诞生.

然而,专业硕士扩招背后还有更深层次、更长远的考虑.首先源于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同样引人瞩目的还有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十大新型产业振兴计划;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还有就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专业硕士实际上是一个“舶来品”.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专业硕士已有超过100多年的发展史,已然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许多人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渠道,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国外专业硕士培养规模非常大.据有关资料: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专业硕士就已达到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5%以上;2003~2008年,英国的专业硕士更是达到了硕士研究生总数的75%左右.

反观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学术性硕士数量占绝大多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以致硕士就业后“就业比不上本科、研究比不过博士”,“夹心层”地位让硕士毕业生尴尬不已,就业率一路走低,目前整体就业率已经低于本科生.

显然,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失衡让高端人才培养无法充分体现出“怎么写作社会”的功能,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作为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硕士无疑成为首选,增招专业硕士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而事实上,专业硕士扩招政策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自2009年3月教育部决定增招以来,我国的专业硕士比例3年内急剧扩大.在硕士研究生结构中,2010年我国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为15%;2011已达25%,并新增19个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更是占到了硕士研究生总量的30%.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扩招趋势并没有放缓的迹象.据教育部相关人士介绍,预计到2015年,专业硕士招生将占研究生总招生的50%以上.

扩招背后的“尴尬”


从2009年扩招至今,首批专业硕士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那么,专业硕士们是否如当初构想的那样受到社会的追捧呢?

诚然,从设计看,专业硕士与社会对接更加紧密.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可以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正好解决了供需不对口的人才脱节问题.然而从实际结果看,理想与现实还有一定距离.这一点在就业上有所体现.大量专业硕士毕业生步入社会,所带来的并不是硕士就业率的走高,相反,在高校各层次毕业生中,硕士毕业生上交了一份“灰色”的成绩单——硕士就业难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中.

如此,对于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是否能够符合社会需求的问题,很多人表示怀疑.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操太圣表示,扩招政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挑战,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问题成为其次.

事实上,扩招后的专业硕士正面临多方考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直言:在部分高校,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其实都没有做好迎接大批量研究生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质量无法跟上研究生规模的膨胀.

这一点在专业硕士培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硕士培养,专业硕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联系紧密,需要采取独特的教学方式、独特的教材,比如需要相关的实践设备,需要“双师型”教师等.而这些方面,对于教育资源短缺的高校而言,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达到的.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所言:“我们需要一批应用型研究生的领跑性人才,但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产、学、研链条断了,缺乏双师型导师.”

于是,一些学校的专业硕士培养不自觉走上了学术型硕士的老路.小芳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她的宿舍室友是一名国际新闻学学术硕士.她发现,她们只有极个别的外语课程不一样.由于授课老师相同,风格也没太大差别,“不同的课同一个老师教,甚至留的作业、要求看的书都是一样的.”

对此,操太圣认为:“关键是没有准确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功用.”一些高校将其视为低于学术型研究生的一个学位类型,甚至是增加学校收入的一个来源,这些都导致学校在师资配置上、课程设置上、培养方式上不能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进行设计,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相比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据某网站的一份大型在线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专业硕士的认可度不到三成.打算保送法律硕士的小张,就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劝阻.某高校农学院的一位大四学生说:“我们专业保送到专业学位读研究生的同学中,有一多半都放弃了保送资格,转而报考学术型研究生.”除了认可度低以外,高昂的学费也是考生对报考专业硕士“望而却步”的原因.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每年学费1.6万元,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每年2.2万元,而复旦大学今年新设的金融学(基金管理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更是达到了3年10万元.

众所周知,大多数高校会给学术硕士发放高额奖学金来抵充学费,另外还发放生活补助金,而专业硕士却享受不到如此待遇.某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该校硕士研究生获得奖学金的平均覆盖面一般不低于90%,专业学位研究生除外.

因此,专业硕士在招生时,往往出现招不满的情况,有些最终就读专业硕士的考生,也是因为分数不够才不得不接受学校调剂.小李因为报考学术硕士失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受了调剂.然而到了学校后,他发现班上只有10名同学,而招生计划是接近30人.

校内遭遇困境,校外情况也不乐观.天津滨海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招聘主管黄先生表示:“公司尚未招聘专业硕士,在以后的招聘中,也会更倾向于学术硕士.”在他看来,专业硕士虽然是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研究生阶段培养的,但是对企业而言,看重的一方面是现在会干什么,但更重要的是成长潜质.专业硕士所学的东西,和企业的真实需要还是差距比较大.

小王是去年毕业于某重点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的硕士,本以为拿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文凭应该很好找工作,谁知却因为所学为针对专业硕士新开设的专业而比别人多了一道坎.原来,小王经过层层面试杀进最后一关,却被面试官告知没被录用,原因在于没有听说过这个专业.

当然,各个公司的业务不同,招聘需求也不尽相同,MBA、MPA、法律硕士等几个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的专业还是比较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但从以上用人单位的态度中,人们不难发现专业硕士的确面临“尴尬”局面.

专业硕士如何“破局”

专业硕士目前的处境,让人不自觉想到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政策所引发的人们对大学教育质量的担忧.然而,无论是从国外专业硕士发展情况,还是国家发展需要看,专业硕士自身有着独特的优势,扩招专业硕士是大势所趋.

问题在于如何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保障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培养质量高了,社会认可度才会高,招生质量也会自然提高.如此,才能实现良性循环,达到专业硕士扩招的政策初衷.

专业硕士教育行进到现在,专业硕士与社会的期待还是有一定距离.作为一项大的教育政策,从政策决策、配套政策到具体实施,要做好非单方能力所及,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别敦荣认为:长期以来,整个社会重学术、轻应用是社会不认可专业硕士的重要原因.对此,我国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的保障体系,树立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品牌.

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对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使专业硕士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序开展;加大资金扶持,提高对专业硕士的奖助标准;加大师资扶持,使专业硕士学有所成;加大就业扶持,使专业硕士学有所用.为了保障各培养机构顺利执行相关文件及指示,还需教育部门定期对各专业硕士招收学校进行考察,同时合理介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对高校课程设置、学分、教学等方面进行评估认可.

据悉,为了保障全日制专业硕士顺利入学和就业,教育部早在2010年就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视同仁.然而据笔者了解,目前距离这一目标尚有距离.显然,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迫切需要教育部和其他政府相关部门统一布局,加大监管,确保政策的贯彻实施.

作为培养方,高校更是责无旁贷.首先高校应该“解放思想”,认识到专业硕士的价值,尤其是专业硕士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相关高校要针对专业硕士特点,在课程设计、师资培训、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资源倾斜.

为此,有学者建议应该赋予高校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受困于现有教育体制,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硕士专业设置十分狭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毫无自主权,导致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名额分配与当前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错位严重.这一点不妨借鉴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采取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定向培养、鼓励企业参与教学等方式,着力建立培养与就业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实践基地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意义重大.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利建议:应由政府出面,建立高校实习基地,以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以及实际工作平台为依托,由社会单位主动与高校对接,发挥其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势的主动性,结合高校系统的科研理论教育优势.

在师资方面,《关于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文件中,对专业硕士培养的师资作出了明确规定,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坦言,改革专业硕士培养模式,首要突破口就是师资.对此,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教授黄红武表示认同:“学校不能只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和导师研究方向来设置专业硕士培养方向,要根据职业需要来设置培养方向和聘任老师.”

时值专业硕士教育快速发展时期,根据职业需要来设置培养方向和聘任老师,为各专业学位配备有实战经验的教师队伍,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在实践中落实双导师制,是高等教育遭遇市场化选择的必要措施.当然,作为专业硕士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应当有所创新,根据行业最新变化和产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教案;在授课中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专业硕士招生考试改革也应提上日程.目前,招考形式自主仍停留在复试阶段,初试的考核内容和复试分数线依旧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对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马海民认为:应从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对有些专业采取取消外语考试或降低外语分数线,建立并施行同一学科采取有外语考试和无外语考试的“双轨”招考方式.有学者建议:考虑到专业硕士特点,可以考虑让高校发挥特色与优势,自主设定招考方案.可喜的是,在一些具体政策层面,一些高校不断寻求突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招办副主任周明生介绍:该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复试时,除了学校导师,还邀请相关企业或公司的专家一起参与,导师负责考查考生理论知识,专家则从行业角度考查考生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能力.

厦门理工学院赋予专业硕士在校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按照学院要求,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中至少要在企事业单位待一年,并实行弹性学制;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考核形式主要看学生在读期间参与产品研发、工程设计、调研报告、工程项目管理等情况.

去年年初,经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64所学校已开始了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学校研究生的课题和训练项目必须来自实践,并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尽可能一致;论文答辩可以是项目完成报告,企业人士参与考核.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走在了前列.为了突出法律硕士的基础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人民大学法学院设计编制出一套明显区别于法学硕士和本科层次的法律硕士课程体系;采取法学院教师与外聘律师、法官相结合授课的办法,并专门就法学新兴应用学科和社会热点领域开设选修课程;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建了一批常规化教学实践基地,包括法律诊所、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以及“校友结对教学实践基地”,用以逐步培养法律硕士职业素养和技能.

从扩招开始到现在,实际上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保证专业硕士的培养水平,重要的是如何使政策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当然,教育的问题在教育之外.教育硕士与社会联系紧密,更离不开全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的“助力”,这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介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书和学位证书“双证”制度.而目前我国大量在职研究生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时只能获得学位证书而没有书,这就抑制了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的提升;客观上也抑制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因此,钟秉林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调整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在职攻读专业硕士的毕业生发放书,可在书内芯注明在职学习字样,亦可在电子注册编码上与全日制学习方式有所区别.

社会是多元化的,教育和人才也需要多元化.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不得不说,要使专业硕士“名副其实”、满足社会的期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