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17 浏览:18904

赏识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是坚信孩子你能行的教育.实施赏识教育要有技巧和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把爱行动化和具体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使其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为了赏识而赏识

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观察发现,有些教师误解了赏识的内涵,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对学生的每一个行为表现都给予肯定、表扬,很少听到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说no,单纯地为了赏识而赏识.

案例1:在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计算课上,一位小朋友在计算7×6时,得出43,教师不指出学生的错误,反而这样表扬他:“不错,你的答案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

六七四十二,本来就是一个乘法口诀,错了就是错了,怎么能叫接近正确答案呢?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可能都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错误就是错误,任何掩饰遮盖都是自欺欺人.且这对孩子产生不实事求是的负面影响.再者,如果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得到老师的赞赏,那么老师的赞赏就会逐渐失去意义.

表扬无疑是赏识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赏识并不意味着不要批评.把赏识教育理解为只要表扬不要批评,这是对教育模式的误解.其实,任何教育模式都不能没有“惩罚”,只不过赏识教育强调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惩罚时给予孩子充分信任,培养孩子纠正自己错误的能力,教育孩子敢于承担自己过错并具备负责任的勇气.试想,如果一个仅为几句真实客观的评价就有可能伤其自尊、挫败自信心的孩子,长大后怎能经历风雨迎接挑战呢?

因此,在赏识教育中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其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即在批评孩子时要保护孩子的自尊,以爱和信任为基础,给孩子这样的感觉:犯了错不要紧,老师欣赏你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二、只有优等生才能得到赏识

数学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所以数学教师会以数学思维的好差及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来判定优等生、后进生.甚至对成绩的评定会影响到教师对其整个人的态度,使得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各方面都好,都比较优秀,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做什么都错,教师对其不够宽容,更别说得到赏识了.

案例2:在一次课堂上,有2名学生都忘带数学书了,作为班主任的数学老师,对其中一位成绩好的学生说没事,而对另一位学生则狠狠指责:“书都忘带了还学什么习,早饭怎么没忘吃?站后面去听.每次考试都一塌糊涂等你说你还有什么用?”

对待同是没带书的两名学生,老师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仅仅因为一位是好学生,一位是所谓的“差生”吗?“差生”也有自尊,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样对待他,一颗稚嫩的心怎么能不受伤呢?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另外,教师这样明显地偏袒好学生,对好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他们可能仗着老师对自己的袒护形成自负的心理.同时,这样的偏袒教育对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班级里可能会形成多个不良的小团体.

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是要求进步,向往发展和成功的.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差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永远地差下去,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大有人在.并且,在某一方面不如其他人,在别的方面就可能超越他人,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差生”.

无数美国家庭教育的事实证明,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成优秀的孩子;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让孩子变得不上进.所以在教育中,如果教师能够像赏识好学生一样,赏识所谓的“差生”,真诚地尊重、理解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三、无视学生的差异进行主观评价

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利夫顿认为,教育在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并利用这些优势.众多成功者的经验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会发现,现实的赏识教育无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和不可比性,教师动不动就把学生与学生相比,以一个学生的优点来映衬其他学生的不足,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和赶超意识.

案例3:某学生快速正确解决一道思考题时,教师随口称赞说:“你真聪明,全班没人比得上你,你是最棒的.”

教师表扬学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这种横向比较中,教师无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和不可比性,不自觉地“抬高一个,打倒一片”.这样的表扬除了被表扬者外,无疑在间接地批评着全班同学.这既可能使被表扬者陷入被其他学生议论、讽刺的尴尬境地,又可能使未受表扬者产生自卑的心理.

教师表扬时应该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间的差异的基础上做纵向分析,进行个体“内差”评议,即把学生的“今天”与“昨天”相比,表扬其进步与提高的地方,这样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能激励学生.

四、表扬时以偏概全

所谓以偏概全的表扬,是指当学生出现教师期望的行为时,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往往因为好的言行而称赞其整个人而不是赞美言行本身.这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存在,比如学生在答对一道题目时,老师这样称赞:“你很聪明!真了不起!”.

这种看似顺理成章的表扬其实有很多不妥之处.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能分清行为与整个人的关系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常常是“我计算比较准确,我很聪明”,实际上孩子只是计算能力比较好或计算时比较细心,其他方面未必都好.如果教师在学生解题正确时表扬的是他整个人,他会理解自己什么都行,在哪方面都很聪明,这就可能造成学生“被表扬冲昏了头脑”,出现“翘尾巴”行为.另外,教师对学生一切方面的过度赏识,会使学生的感觉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差距,这时,学生便可能满足于“赏识”提供给他的幻想,而不愿去面对现实.

为此,教师在赏识学生时要有具体性,对事不对人,及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本身给予赞扬与欣赏,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行为表现中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五、赏识的方法单一

赏识教育其本质是爱的教育,对于孩子的爱有千千万万种表达方式.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赏识经常只停留在口头表扬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经常听到口号式的单一表扬,如“棒棒棒!你真棒!你是大家的好榜样!”再如作业上的五角星等单一的评价,这样对孩子无法长期产生激动和喜悦的感觉,教师没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赏识,评价千人一面,重复唠叨,会使学生感到赏识无意义和空洞无趣.另外,不同学生对不同赏识方式的反应也是有差异的,同样一句赞美,对从未得到老师表扬的差生可能是平地一声惊雷,对听惯表扬的优等生可能是湖里掉针——没有涟漪.

其实,赏识不应该仅是简单的口头表扬,更应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欣赏孩子所做出的反应,包括口头、体态、行动等多方面的表现且要有具体指导.即可以把爱化作让孩子可以感受到的个体语言、神情和行为(如对孩子的提醒、微笑、抚摸、拥抱、亲吻等),让孩子在爱的感受中汲取爱的力量,增强自信,主动发展.


因此教育者要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赏识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要推崇快乐教学,充分运用赏识激励评价导向,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把快乐带给学生的同时,也把快乐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