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权益保障问题的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21 浏览:16831

摘 要:加强大学生权益保障的对策是:加强大学生的法律保障;加强对用人单位和相似度检测机构的管理督促;完善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其教育与管理职能等.

关 键 词:大学生;权益;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048-02

大学生已成为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随之而来的大学生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大学生权益遭到侵犯的原因主要包括:法律制度保障的缺失,使大学生成为“三不管”人员;用人单位利用优势地位,违规用工;相似度检测机构利用大学生的信任,应付性地介绍工作,缺乏规制相似度检测行为的规定;学校勤工助学机构未充分履行相应义务,保驾护航作用微乎其微;学生自身维权意识薄弱、社会经验十分缺乏等.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解决对策,以加强对大学生权益的保障.

一、加强大学生的法律保障

1.将学生工作纳入劳动法保护范围

1995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检测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1].参与的大学生能否纳入劳动法保护范围,享受上述劳动者权利呢?

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2]按照该规定,学生从事活动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得不到劳动法的保护.不过,为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05年我国颁布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主要规定了两方面内容:第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第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怎么写作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3].根据该规定,劳动者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就在法律意义上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建议国家出台新的政策,明确规定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勤工助学行为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将其纳入劳动法保护范围,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为规范管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专门制定了《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其中,第6条规定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在该办法规定之列.因此,用人单位需要聘用在校学生打工,必须经过学校批准.学生参与社会打工也应该通过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纳入该办法的保护范围.第23条规定校外用人单位聘用学生勤工助学,须向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怎么写作组织提出申请,提供法人资格证书副本和相关的证明文件.经审核同意,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怎么写作组织推荐适合用人单位工作要求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因此学校要按照规定,严把用人单位质量关,并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学生.该办法第24条至第26条规定了校内外勤工助学的薪酬标准[4].对于校内勤工助学,校方应按照该办法要求,保证学生的合法薪酬.对于校外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学校与学生需要共同协商,并签订具有法律效用的三方协议.按照该办法实施勤工助学活动,方能获得该法律的保护,保障学生利益.


二、加强对用人单位和相似度检测机构的管理督促

1.将用人单位用工进行备案,强化管理制度

为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秩序,2006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提出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目标任务是从2007年起,我国境内所有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都应到登记注册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到2008年底,全国省、市、县都要建立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基本建立全国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5].用人单位用工也有必要与全日制用工一样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招聘、培训及管理,将用工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并及时更新,强化管理制度.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指定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用工备案工作,及时对用人单位违规使用学生的情况进行干预处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成立大学生工会,代表并维护大学生的自身利益

众所周知,工会是维护工人自身利益的组织.但目前我国的工会一般仅限于代表和维护全日制工人的权利.劳动法第1章第7条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因此,各高校大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成立大学生工会,维护自身利益.2001年10月修正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6].该法第4条规定国家保护工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23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克扣职工工资的;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等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因此,建议成立国家—省市—高校大学生工会,凝聚并提升广大大学生的力量,发挥工会监督维权职能,对用人单位违规用工和相似度检测机构虚检测介绍工作进行监督,代表并维护大学生的自身利益.三、完善高校勤工助学机构,充分发挥教育与管理职能

1.加强大学生的普法宣传和知识技能教育

高校勤工助学机构作为专门负责大学生工作的机构,有义务对大学生活动进行引导和帮扶,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职能.前期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对于劳动法律知之甚少,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针对当前现状,高校勤工助学机构首先需要深入开展大学生普法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传单、展牌、讲座、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多种途径面向全校学生进行普法宣传工作,使正在的学生和将来可能的学生获得必备的法律知识,以备不时之需.其次,高校勤工助学机构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勤工助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校级勤工助学机构应与各学院勤工助学机构加强协作,联合开展教育活动.负责勤工助学工作的教师,尤其是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可以根据所在学院学生专业情况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指导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知识素养;也可以组织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技能大赛或者组织学生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见习或实习,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技能技巧,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素养,提升工作胜任力.

2.开展大学生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前期调查表明,大学生活动对于勤工助学机构的信任和依赖程度比较低.校级、院级勤工助学机构非常有必要扩大工作范围、提升工作质量,开展大学生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其管理怎么写作职能.

首先,勤工助学机构应该扩展工作面,实现全方位管理.加强校级与院级勤工助学机构、各学院勤工助学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丰富管理资源,拓宽工作渠道,扩大管理怎么写作面.具体表现为:努力实现信息来源的共享,使全校学生都能同时获得来自不同学院的信息,提高资源利用率;不仅重视向学生提供数量的多少,而且关注学生的质量;既关注学生通过所获得的物质报酬,还重视在精神层面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其次,勤工助学机构应该延展工作深度,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开展全过程管理怎么写作工作.从用人信息的获取筛选到信息发布、人员选拔培训,再到学生工作进展,甚至到后的经验交流等全部过程都要开展优质的管理怎么写作.对于信息来源,要做到广收集、精筛选、严把关、早公布;对于人员选拔培训要做到“两满意”,即用人单位满意与学生满意;对于学生工作进展要做到有关注、有支持、有实效,借助学生记者、学生会权益保障部等力量,对学生工作进行跟踪报道,及时了解学生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权益被侵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障和维护学生权益;对于经验交流,要做到有数据、有分析、有记录、有传播,真实地反映学生们的情况,提炼经验教训,通过班会、校园广播、校园网等途径进行发布,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引导学生.只有通过全程化的管理教育,高校勤工助学机构才能确保工作实效,最大化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