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幼儿教师配备现状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737 浏览:33281

为管理和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满足幼儿在园生活、游戏和学习的需要,确保幼儿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教育部《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草案)(下称《标准》)征求意见调研组赴内蒙古进行为期3天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6所城乡不同办园类型的幼儿园,并与幼儿园园长及教师进行了广泛交流和问卷调查.


一、对《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草案)的几点看法

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一致认为《标准》(草案)的出台对规范和管理幼儿园,保证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标准》(草案)规定的内容持肯定态度.座谈会和问卷结果显示,93.8%的教师认为标准规定的配备标准基本合理(见表1),98.4%的教师认为合理的班级教师总数应为3人以上,其中2名以上为专任教师,85.9%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设置保育员岗,64.1%的教师认为每班配备1名保育员较为合理.

对于《标准》(草案)的出台提出几点看法:1.《标准》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标准》如何满足不同办园类型幼儿园的现实需要成为讨论的核心问题.2.教育经费投入的公平性问题.民办园提出,如果按照配置标准执行将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高成本必然造成高收费,民办园一直呼吁国家给予民办园补贴或倾斜政策.3.保育员、保健医无专门的培养机构,资源稀缺,招聘困难.

二、内蒙古自治区教师配备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中,调研组进入6所城乡不同办园类型的幼儿园,实地测量和访谈,发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幼儿园存在以下问题:

(一)幼儿入园难,突出表现为入公办园难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幼儿园2039所,其中公办园656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2.2%,民办园138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8.8%;截至2010年底,全区3至5周岁人口72.11万人,在园(班)幼儿38.08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仅为52.8%,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23.6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2%,民办园在园幼儿14.4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8%;也就是说,全区2/3的入园幼儿进入了幼儿园数量仅占1/3的公办园.入园难更多的是表现在入公办园难.

(二)幼儿班级规模大,师幼比过低

研究表明,班级规模是影响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结构性指标之一,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学前教育学术团体——全美幼教协会(NAEYC,2012)对班级规模的规定如下:3~4岁为12~20人,4~5岁为16~20人,5~6岁为16~24人.根据1987年原劳动人事部和国家教委曾联合颁发《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以及《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草案)中规定小班(3~4岁)为20~25人、中班(4~5岁)为25~30人、大班(5~6岁)为30~35人.对内蒙古6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班的班级规模均值为34人,中班为41人,大班为42人,远远高于《标准》(草案)中小班20~25人、中班25~30人、大班30~35人的班级规模.调研中还发现,公办园班级规模普遍较大,超标现象严重,按照标准取最大值与幼儿园不同班级儿童数进行对比,调研中4所公办幼儿园小班超标最大值为12人,中班10人,大班10人.

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共有学前教育教职工2.7万人,其中园长和专任教师2.05万人,按照入园幼儿38.08万计算,师幼比达到1∶18.6(园长也算入其中),远高于3~6岁幼儿班级适宜师幼比1∶12的研究结果.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为例,目前,县城共有2所公办幼儿园,每个园所都有10多个班级,每个班级的班级规模都超过35人,庞大的班级规模有限的教师配置必然对园所的保教活动造成巨大的压力.调研中,教师普遍认为目前的班级规模和师幼比难以满足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需要.

(三)幼儿园班级生均活动面积小

幼儿园教室面积是制约幼儿园班级规模的重要因素.国外研究表明,生均活动面积(扣除家具设备材料等所占面积)2.3㎡是“拥挤”的社会性密度临界线.从实地调研的6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生均活动面积测量结果显示,整体上,幼儿生均活动面积普遍偏小,生均活动面积的均值是1.83㎡(极小值为0.97㎡,极大值为3.10㎡).只有一所大学附属幼儿园小班和大班在2.3㎡的临界线以上,其他幼儿园各班均低于临界线.班级教室空间面积不足、班级规模超标、阳台和走廊等空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是造成生均可使用面积低的主要原因,若利用阳台、走廊的面积创设活动区,班级生均可使用面积可普遍提高.

(四)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

调研中发现不同办园类型的幼儿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学化倾向,小学化主要体现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

1.教学内容小学化

2012年5月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很具体地列举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目的主要是让老师和家长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遏制“拔苗助长”式的“小学化”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存在严重小学化现象.小学化现象最直接的体现即是教授小学低年级学习内容.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要求,大班幼儿在数学教育方面的具体目标是“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从调研的实际来看,6所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学习内容都远远超过了10以内.一所公办幼儿园大班黑板上显示的教学内容是20以内的多步骤带括号运算,20以内运算结果的大小比较,这些在小学低年级教授的内容早已提前在幼儿园教授,园长解释:“如果不教授这些内容,家长就会让孩子转园,为了不让幼儿流失,满足家长需要,教授小学内容,成为一种趋势.”

在教学活动安排上,幼儿园都有按照小学课程安排设置的课程表,调研中一所公办幼儿园大班课程表显示,大班幼儿每天上下午各两节课,一周课程内容包括:音乐、珠心算、数学、师资、奥数等,音乐和体育每周只有一节.不仅公办园如此,民办园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为了迎合家长需求,小学化倾向更为严重.一所民办园大班幼儿课程安排,每天6节课,上下午各3节,识字、古诗,拼音和数学课占据2/3的内容.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才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根据课程表上的安排,只有周一和周四的最后一节课留给了幼儿游戏,虽然如此安排,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幼儿园内提供幼儿的玩具材料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相当少,游戏活动的开展存在难度.2.教学方式小学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以内蒙古教师为对象的问卷调查(64份有效问卷)显示,62.5%的教师认为目前所在班级不太支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课程安排满,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班级里幼儿活动空间小,不能支持其进行游戏活动.68.8%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学和师资配置不太满足幼儿个性化需要.

做中学、玩中学是幼儿探索世界发现知识的主要方法.从环境创设来看,调研的6所幼儿园室内空间布置上,大多采用的是课堂中心的布局模式,即幼儿桌椅呈秧田式地摆放在活动室中间,区角活动设置较少,有限的区角并未发挥作用,仅仅成为陈列玩具和书籍的摆设,部分班级活动室四周零星地摆放着几个玩具柜和书架,玩具柜中仅有少量玩具,摆放较多的是美工用品,部分玩具柜被用来放置幼儿书包和练习本.调研发现,不同类型园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大多采取教师教、幼儿学,以“上课”为主的直接教学模式.

幼儿园是不允许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的,调研中发现,幼儿园小学化的突出表现为,幼儿课业负担重,如,一所公办示范幼儿园大班当天的作业要求:①在2号田字格本上写“朋”“友”笔顺一行,字一行.②在2号四线本上写“un”一行“un”的四声各3个,g、k、h与un相拼的音节各一行.标注要“熟读”.

三、建议与对策

综合此次调研中发现的内蒙古自治区教师配备方面的突出问题,课题组根据《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制定的出发点,结合有关政策规定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限定班级规模,确保生均活动面积.

教室的生均活动面积直接制约着幼儿园教学形式的选择,加强对幼儿园班级规模的控制,并保证幼儿教师的配备数量是改变以“上课”为主的小学化倾向的有力保障.在当前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未变、幼儿园班级教室空间面积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不宜扩大幼儿园班级规模,在有限室内空间下,可以通过拓展走廊、阳台等空间,扩大幼儿活动面积.为了更好地规范幼儿园管理和引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的质量,当前应该维持和执行32号文件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关于班级规模的规定.

2.杜绝“小学化”,将“儿童化”化在幼儿手中.

首先,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并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幼儿“做中学”的特点,为幼儿提供直观形象的游戏材料,将“儿童化”落实到幼儿的手中.其次,在环境创设上,幼儿园应多采用区角活动,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并确保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至少有1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除去规定的2小时户外活动),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将“儿童化”真正体现在幼儿手中.最后,教学方式上,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开展以幼儿主动学习为特征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区活动,增加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数量,提高活动区使用率,将“儿童化”真正化在幼儿手中.

3.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在保障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拓宽教师的培养渠道,创新保育员和医务保健等人员的培养机制,目前保育员和医务员短缺,可通过聘请退休的医生、护士担任,解决无来源问题,同时通过加强在职培训等方式在保证量的基础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增强教师等岗位人员的稳定性.

4.学前教育公共财政经费投入覆盖不同类型幼儿园.

不同类型幼儿园在贯彻落实教师配备标准中出现的不同反应和面临的困难,其本质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有限的学前教育公共财政经费向教育部门办园(教办园)的倾斜性投入是一个饱受诟病的历史性问题,建议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公平对待,改变国家经费仅投向公办园的局面,通过政府购写怎么写作、发放教育券或生均补贴等方式给予民办园等不同类型幼儿园以财政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