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的新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29 浏览:14310

[摘 要]文章论述了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的概念,分析了高校“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的基础在于优化教育生态位,关键在于构建教育泛生态链.

[关 键 词]生态型国贸“双创”人才

[作者简介]葛敏(1973-),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生态理论、国际经济与贸易.(江苏常州213001)吴呤颗(1971-),女,江苏无锡人,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刘志娟(1972-),女,江苏东台人,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职业教育.(江苏无锡21404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5+2’分段培养实践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课题编号:B-b/2013/03/029)、2013年江苏理工学院教研项目“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5+2’国贸人才分段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基于合作联盟视角”(课题编号:JG13025)和2012年度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题“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5+2’国贸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01-03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增大,发展创新型经济成为当前应对不确定性、改变经济增长逻辑、扩大就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创新型经济作为一种新社会经济形态,需要新教育形态与之匹配,鉴于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简称“双创”)的国贸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是构建创新型经济、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简称“国贸”)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关键环节.

生态学中的“竞争”“自然选择”“间断均衡”等概念使社会科学在不同侧面得到了发展,而借鉴生态原理来分析高等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生态型国贸“双创”人才体现了生态思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它更关注人才的生存能力及“双创”教育本体与其周围“双创”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的“生态型国贸‘双创’人才”是指能顺应生态和自身发展规律,对复杂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动态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以和谐相处的方式成为协作型创新创业国贸人才.

一、高校“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高校“双创”教育试点工作已经从1997年开始的自发性探索发展到2006年开始的全面部署阶段,很多国贸专业开始借助“质量工程”等项目开展“双创”实验区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探索.但从总体来看,国贸专业“双创”教育开展得还不普遍.2013年本课题组对19所高校的国贸专业学生进行“双创”教育认知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从中可看出现阶段国贸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知还不够深入.

二、生态型国贸“双创”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生态位优化

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及其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以区别于其他物种.生态位是生物在群落中的位置和作用的体现.借鉴生态位理论,高校生态型国贸“双创”人才教育生态位可定义为:高校国贸生态型“双创”教育主体对创新创业的国贸资源和环境选择范围形成的集合.

近年来,在不断适应国贸内外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国贸“双创”教育已经逐渐形成特有的发展理念、目标、方向、方式、原则、途径和空间,构成了其生态位的核心内容.居于同一“生态位”上不同高校的国贸专业,由于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程度高,会面临“生态位”竞争压力,因此,不同高校的国贸专业应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规模、教师队伍、学生自身条件、管理基础、区域环境等内生优势,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双创”国贸人才的需求,合理定位自身生态位,短期内满足区域内国贸企业需要,长期则以提升国贸创业意识和创新素质培养为目标,不断优化具有特色的生态位.

三、生态型国贸“双创”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泛生态链构建

借鉴食物链理论,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泛生态链概念.高校生态型国贸“双创”人才教育系统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教育泛生态链”是依据生态学、教育科学及系统科学等原理,根据国贸“双创”人才教育需求而设计和建立的链状序列,其核心是“人格素养+国贸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国贸专业的岗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动态能力”,并由国贸“双创”教育课程环节、“双创”教育师资、“双创”教育评价和“双创”教育保障等环节有机组合而成.

(一)完善国贸“双创”教育泛生态链的课程环节

依据“双创”教育生态位理论,在完善“双创”泛生态链的课程环节时,可将课程的目标设置为树立“双创”意识、健全“双创”心理、提高“双创”能力、掌握“双创”知识.整个课程体系可以以国贸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由基本素养、国贸专业技能、国贸专业岗位拓展、国贸专业“双创”课程、动态课程和实践课程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图1中的国贸实践课程模块具体如图2所示,国贸专业科研训练是指组织开展国贸学生科研、参与国贸教师课题研究、撰写毕业论文等科学研究、创新及开放性实验等活动,国贸职业技能培训是鼓励学生提升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国贸专业科技竞赛是组织参加POCIB大赛、挑战杯和其他技能竞赛,人文素质提升是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人文类竞赛、文艺体育活动、国贸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创业训练是组织开展国贸“双创”教育各项实践活动.(二)加强国贸“双创”教育泛生态链的教育师资环节

高校加强国贸“双创”泛生态链的教育师资环节可采取以下途径:第一,提升内部师资队伍素质,促使部分专职教师转型,逐步形成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双创”师资群体.完善国贸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进修等相关制度,鼓励实务类课程教师到外贸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鼓励进出口贸易模拟仿真系统的实践教师与进出口贸易企业、银行、社会相似度检测等合作.

第二,加大外部优秀国贸师资引进力度.采取特殊政策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双创”带头人,引进具备丰富国贸“双创”实践经验的教学指导教师.

第三,积极聘请校外国贸“双创”导师,如“双创”教育专家、进出口贸易的成功者、政府经济与贸易部门专业人员、技术创新专家等.

(三)强化国贸“双创”教育泛生态链的教育评价环节

高校国贸专业“双创”泛生态链的教育评价是对生态型国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完成情况所作的价值判断,对国贸“双创”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起到反馈调节作用,具体如图3所示.

(四)完善国贸“双创”教育泛生态链的教育保障环节

适宜的外部环境不仅有利于高校国贸“双创”教育泛生态链上各项教育活动正常开展,而且还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生态学中,外部环境对生态链的约束和供养关系主要由环境承载力来体现.国贸“双创”教育泛生态链的环境承载力具体如图4所示.

1.提高政治环境承载力.第一,管理体制上,建立具有市场适应力和前瞻性的“双创”教育政策和评估制度,制定长期、机制化的“双创”帮扶措施,为国贸专业人才个体经营或进出口贸易企业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提供人事档案托管和职称评定,还要将指导、扶持和保护贯穿于“双创”教育全过程.

第二,运行机制上,由于“双创”教育活动涉及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仅政府就涉及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因此在运行中,政府一方面可设立总体协调机构,另一方面可建立高校“双创”怎么写作支持系统,提供创业政策、资金、法律支持,并以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双创”教育.

2.提高经济环境承载力.第一,平等竞争、规则健全、运转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于国贸“双创”人才的培育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市场行为规范性欠缺,市场调节和配置资源能力有待加强,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已成为首要任务.

第二,资金是国贸“双创”教育的核心元素.政府可牵头银行和进出口贸易企业设立“双创”教育专项资金,在国贸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双创”实践中,经专家论证、项目可行、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可降低门槛,给予创业扶持资金.


3.提高文化环境承载力.第一,开展丰富的校内外活动,营造尊重个性、自由、创新、勇于开拓、乐于进取的氛围.第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三,营造宽容失败的氛围.由于“双创”活动天生就有冒险性,因此营造包容的文化环境,宽容失败、允许失败的环境有利于提升“双创”文化环境承载力,促进国贸“双创”教育泛生态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敏.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及其和谐性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葛敏.基于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承载力分析[J].当代财经,2008(1).

[3]杨爱民.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泛生态链理论[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1).

[4]GrinnelJ.Geography&Evolution[J].Ecology,1924(5).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