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的教改方案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05 浏览:12068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越发普遍和显著.开设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能让材料科学专业学生适应现代新材料研究,融入社会新潮.不同高校由于材料科学的具体研究方向不一,因而课程内容都依据专业特色而设置,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三方面对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进行教改方案的探讨.

[关 键 词]计算机材料科学虚拟课题教改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8-0159-02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在社会发展中显示了其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也越发普遍和显著,如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计算模拟、材料组分和结构分析等等.对大学高等教育而言,开设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在材料科学应用中的方法、步骤和应用领域等,从而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结合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毕业生需进行的毕业设计环节,在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学习研究过程中需要涉及多种软件的应用,最基本的包括文献检索、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分析、图形处理等等,而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书本式教育和多媒体PPT教育为基础的理论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在往届的教学质量反馈中,多数学生反映单纯的理论教学形式枯燥、效果不良,一旦涉及实际应用往往束手无策,其原因是众多软件的学习除了需要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反复的上机练习以熟悉各种软件的操作,形成更为扎实的操作意识,而很多学生做不到这一点.因而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吸收、掌握众多软件的基本操作并活用到今后的学习、科研或工作中,这是大学教育所要思考的地方.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科学素养,在课堂中开展探索性学习的理念,提倡通过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索能力,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教学方法设计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这门课程中,首先将课堂搬到备有多媒体设备的机房.多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是教学的一大帮手,能进一步将课堂内容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更好的让学生学习、吸收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虚拟课题作为教学方案,将多种软件的使用和课题的研究思路结合起来,以课题研究思路为教学的基本大纲路线,按步骤在各个环节中引入所需的常用软件,从而将计算机作为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的缓冲结合点,通过虚拟课题的方法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为实际课题研究以及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规划上主要以虚拟课题的相关文献为案例,通过探讨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过程中所需要处理的问题等,循序渐进,逐渐介绍文献检索、实验设计(chemicaloffice)、数据分析(IR,NMR)、图形处理(Origin,AdobePhotoshop)等等,为毕业论文的展开做铺垫.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1.首先确立学生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或课题,并以此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以方便后期进行更多的教学互动.在此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常见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百度等,这些常用搜索引擎可以较为方便的提供一定的信息.而常用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ScienceDirect,RSC,ACS,Wiley-Blackwell等,借助简单的检索字段,包括AnyField(全文)、Title(篇名)、Abstract(文摘)、Author'sName(作者姓名)、JournalTitle(期刊名称)等可以检索到相关研究论文文献,让学生带着自身目的去学习、掌握、运用诸多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2.当课题资料的收集结束之后,设想课题如何进行,设计一定的实验方案.该过程中利用chemicaloffice是较为普遍的一款应用软件、可以满足各种分子结构的设计、反应方程式的设计、基本示意图的设计以及核磁结构的模拟分析.具体教学内容以虚拟课题中的文献相关图谱为案例,通过对文献图谱的剖析,让教学更为直观,同时上机模拟作图,加深印象和增强操作熟练度,并且鼓励设计新的设计路线,如反应合成路线、实验基本示意图等.

3.随着课题探讨的深入,课堂内容会不断涉及结构分析表征,如IR,NMR等.在此,IR,NMR软件的常规使用与分析,包括常见结构的特征峰和化学位移、峰值面积的积分比较等等都将成为基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尽可能的认识到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结构分析的重要性.

4.在众多的数据处理中,Origin由于功能强大,被公认为是最快、最灵活、使用最容易的工程绘图软件.因此教学中需要重点介绍Origin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各种图谱,包括数据的调整、排序、计算,统计和曲线拟合,以及直线图、散点图、饼图、柱状图、三维图表的绘制.以虚拟课题中出现的文献案例为教学案例,循序渐进,让学生由简入难,由粗到细.

5.随着文献的阅读和自我作图的实践,学生会发现优秀文献中的图谱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教学中通过与优秀文献中图片处理效果的对比,逐渐提高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要求.AdobePhotoshop简称PS,使用其众多的编修与绘图工具,可以有效地进行图片编辑工作.因而学会将PS的图片处理功能运用到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则会使图片效果大大提升,做到科学严谨又不失观赏性.

6.当有了出色的研究成果之后,需要的便是如何更好的呈现自身的工作.为此,如何运用PPT技术制作一份精美的论文报告是展现成果的关键.鉴于计算机课程的普遍性,相信学生对简单的PPT制作并不陌生,因而课程内容中转为更高层次的PPT技术讲解,包括论文报告型PPT的一般逻辑思路、PPT中的图形制作、模板的设计、PPT的美化等等,让学生能体会到PPT制作对论文结果报告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在PPT的制作上的布局和美化意识,为毕业设计环节的PPT制作提前做准备.(三)实验内容设计

针对常用化学软件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我们将理论教学和实际上机操作设计成同步进行.而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加深课堂印象,也更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软件操作应用上的盲区,因而能更好的将知识讲解和动手操作相结合,起到以点带面、强化应用的作用.如在讲解chemicaloffice作图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学习模仿,而后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更深一步的让学生去体验挖掘chemicaloffice中的作图技巧.

三、教学方案特色

通过虚拟课题的引入,使得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方案的特色在于:1.课程内容的确立有学生的参与,虚拟课题的选定由学生自主分组确定,逐渐让学生主导课堂,教师则成为摆渡护航的角色;2.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所需,为毕业设环节做铺垫,课题内容设计上更有针对性;3.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充满师生的互动,学生在自我的求知下能更好的投入课程学习中,从而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以便获得更优的教学成果.

四、小结

本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提出了基于虚拟课题的教学方案,目的在于让教学更好的触及学生所需要和学生所感兴趣的领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专注度,同时将理论多媒体教学与实际上机操作同步进行,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总的来说,改善计算机在材料科学的应用课程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于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将计算机知识和高分子专业知识,以及自身所需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校教育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让老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再者,除去教学内容的不断改善之外,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度,对学生的关爱度也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大因素所在,因而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态度都将是我们应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胡红军,杨明波.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应用课程教学设计[J].铸造技术,2007(7):991-993.

[2]韩强,李涛,赵鸣,等.《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改革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1:20-21.

[3]窦立岩,汪丽梅.《高分子材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和探索[J].科技信息,2011(23):34-35.

[4]段久芳.浅论探索式教学法在高分子材料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252-253.

[5]金玉顺.多媒体技术在“材料研究方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86-88.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