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新课改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258 浏览:55033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改革路上走出一条新路,从而寻找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更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关 键 词:语文课程;改革;发展

语文是人际沟通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族群文化最具体之表征与传承的凭借.而教育为化民成俗的根本,关系密不可分.回顾中国历史,没有一个强盛的时代不重视语文教育;在世界上,没有伟大的祖国,只有优美的民族.近十余年来,我国高职语文能力每况愈下,情形之严重,早已为有识之士所深感忧心者.

一、语文教学目标

1.提升看、读、说、写的语文能力;

2.开阔视野,认识语文学的赡富,进而培养主动阅读文学典籍的乐趣;

3.养成做人处世之情操,具备胸襟,成就爱己、爱人的读书人风格.

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一)掌握语文教学的方向

站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语文课程改革纲要势在必行,语文课程改革应兼顾理想与现实:语文教学如同社会制度是有生命的,须根植于本国之文化背景.语文课程改革亦然,宜兼顾国情与现有教育制度特色,不宜一味全盘移植.倘一味借改革之名全部否定传统,并非睿智的作法.

教学实践时所面对的问题,谨提供下列建议作为教学方向:

1.形、音、义辨识仍是语文基本功:字形、字音、字义是学习中语文字的基础,能够掌握形、音、义,自然能对语文有进一步的认识.尤其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却经常犯错的字.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形、音、义的探讨仍须多加留意,特别是对生活中常用的字音、字形、字义辨识能力,宜多培养.

2.具备文法知识:文法知识经常在试题中出现,特别是词性的理解,不管是单字的词性,或是语法结构所运用的词性判别能力,宜在平常教学中多让学生辨识,培养应有的能力.

3.认识更多成语:成语的运用涵盖了语文知识及文化常识,无论是课本中出现的成语,或是日常报纸杂志经常使用的成语,都应多留意.不过目前出现在学测中的成语,大多符合生活化的原则,所以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整理冷门的成语,而是将心力多在日常生活或报纸杂志中经常出现的成语.

4.熟悉书信或应用文中的习惯用语:这种考题几乎次次出现,然而,这方面也是学生平日最害怕的题目,尤其是各类柬帖要多留意用法与对象,这是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有的能力,学生务必多加学习,才不会死读书.

(二)大力推动创意教学

培养创作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须知只有专业技能只是技术人力,唯有兼具创意才是技术人才.宜举行全国高职学生创作发明的竞赛,推动创思教学,激励学生的创作潜能.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提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提出语文评估要注重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价.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改变用一个模子培养人的做法,给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留下空间.

(三)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实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重在求“实”.教师怎能单纯地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呢?面对新课程,我们缺少的不是而是冷静.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求实的语文课应少一些拓展延伸,多一些潜心会文;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少一些合作讨论,多一些朗读品味.

(四)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充满生命力的生成

《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一个超越预设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生成.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语文课,是死记教条,缺少智慧的灵光.只有在预设的教学中,教师善于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有意义的非预期性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构成师生、生生间的真正互动,才能真正形成焕发生命灵性和魅力的创造过程,语文课才能获得预料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这包括:(1)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在说普通话、写方块字、读优秀诗文的过程中,增进对祖国的感情.(2)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学生在语言发展的同时,思维也在同步发展.汉语文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深刻、严密、灵活、流畅等方面,具有许多其他语言所不及的地方.大纲修订版很重视这个问题,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表述.(3)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目的、课文要求、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推荐的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书目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对于文道关系的处理,改变既要怎样又要怎样的表述方式,强调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渠道,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浸染,达到提升道德、人格的目的.不是口号和标签,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