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语文“人文化”教学

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5 浏览:8344

摘 要:职中语文教学是对职中生进行人文教育、提升其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增加“人文化”元素的比重是职高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 键 词:职中语文;教学人文化;人格建构;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84-1

一、职中语文教学“人文化”的科学性

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有着坚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种固有属性,其中工具性是其本质属性,人文性是其重要属性,两者相互交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况,从学习和成才的关系上,指出了“学为成人”的道理,启发我们要从人才学的意义上理解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切实重视教书育人.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升其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叶圣陶也早就指出:“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从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来看,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以塑造人格为目的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当将思想陶冶与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德育与智育统一起来,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之中,在学生的心中筑起绵亘的精神长城,树起挺拔的道德高墙,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智慧、心灵的洗礼、生命的觉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职中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人文化”在新课改中的具体应用,两者是普遍与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因此,职中的语文应在具有语文本身普遍共性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色构建具有自身特殊个性的教学模式.职中语文教学的“人文化”就意味着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前提之下,教师应当借助教学交流过程,有侧重地、有选择地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之获得与其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素养,提升其人文素质,实现完善的人格建构,为其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职中语文教学“人文化”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精神领域的追求却如同黑夜中海上行驶的船只,因缺少指明灯的引导而迷失了方向,正通向未知的深渊.人自身出现严重异化、人格的缺陷、人性的扭曲、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象等等,将道德逐步逼向崩溃的边缘.

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那么何为“人才”?“人才”简而言之就是有才能的人,从词的结构来看,“人”排在“才”之前,也就意味着只有先成人,再成才,才能是真正的“人才”.

职中学生是应用型专业人才,职中教学向来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方针,以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主,为社会培养初中级专业人才.

职中教育过分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将富有生命活力、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变成无生命、无血肉的空洞的摆设,形成了重工具轻人文,重技能轻情感的怪圈,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或许,表面看来,有些学生平时专业操作技能熟练灵活,参加各项大赛的成绩出类拔萃,可是他们的情商却令人担忧的,没有完善人格的人才会成为了社会的毒瘤,因为他们只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满足自身的私欲,获取高额的利润,所以为了社会和谐健康着想还是必须将之摘除的.

从未来长远角度来看,只追求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职中生,他们继续发展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因为智育的发展离不开德育,北宋教育家张载说:“德薄者终学不成也.”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建立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新知,树立崇高的理想也能更大地激发学习的热情,智育与德育是相互促进的.

综上所述,职中语文教学“人文化”比重的增加既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职中语文教学“人文化”实施策略

“中华民族文化的琼浆,醍醐对青少年而言是他们精神世界立“根”树“魂”的根本”.语文学科涉猎广泛,穿梭古今,跨越中外,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有效途径,而我们的职校生在这些方面是非常需要得到提高的,把我们职业学校学生打造成语文素养、人文素养都达到一定境界的社会个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

但由于大学扩招和“普高”扩招热的不断升温,以及家长乃至社会的偏见,职业学校在招生上困难重重,这不仅反映在生源的数量上,更反映在生源的质量上.大批低分学生就读职校,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课堂氛围沉闷.语文课要么出现“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情形,要么借上课讨论的环节聊天起哄,使语文教师感觉尴尬却又无从入手,明明精力用心备课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心结.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如何有效“激活”学生成为我们探索的目标.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发现这一现象:学生对于书本上的既有知识感到乏味,兴趣缺缺,因为他们认为将来自己靠的是技术吃饭,书本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的价值,但一旦拓展到课外生活中的实践,则兴趣盎然,积极性普遍提高,总感觉有话要说,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一回到课本则又会恢复原状.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有效利用这个点,借由生活实例来传达人文精神,而不是用语言叫喊苍白空洞的口号.语文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将“人文化”注入课堂,激活人文心灵,调动学生兴趣,增加他们对社会及人生的正确认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大家合作讨论,将自己的观点明确地表达出来,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涨,对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了更深的认知.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人文化”是有效地互动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不断完善人格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