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入手关注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729 浏览:94124

目前,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应是当前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那么,在小学教育的管理过程中,应如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并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呢?

1从情感入手激发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

1.1尊重教师,以开放的态度接纳教师.

人有差异、各有长短,我们经常要求教师接纳每一个孩子,那么作为管理者我们更应认识到:每一个教师都同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在工作中应得到与学生一样的尊重.只有设身处地的尊重教师的想法,理解教师的行为,才能与教师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在严格落实制度和规定的同时,采取“四知一跟”的管理方式(四知即知道教师的家庭的情况,知道教师在想什么,知道教师在做什么,知道教师需要什么;一跟即思想工作跟上)主动接近教师,主动与教师进行正式与非正式的语言沟通,给教师提供发表观点和建议的机会,开放彼此的想法,随时倾听,询问,注意和回应教师的想法,用宽容、理解、关怀、鼓励来关心教师的生活细节及学习需要.在管理中,我们还借鉴一种有效的管理法则——“南风法则”来处理校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南风法则源于法国作家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北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因此,“南风法则”也称“温暖法则”.通过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使教师深切地感受到管理者所给予的温暖,使每个教师都有归属感.参与感,激发了教师的工作,信念以及成长的愿望.

1.2让教师在体验成功中激发成长的愿望.

“如何使教师喜欢自己的工作并愿意为它付出?这是我一直在深思的问题.在长期的实际工作让我得出这样的经验:应不断让教师体验成功,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才能使她有成就感,并愿意付出.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该帮助教师尝试成功,应认真捕捉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之处,以积极的态度及时进行鼓励、肯定,使之产生再攀高峰的愿望并愿意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我们在检查工作时应注意自己的态度,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把问题的关键放在和教师一起解决“怎么办”上.如在一次日常教学活动检查中,我们认为应该进行分组教学而教师却进行的是集体教学,当我们提出质疑时,教师提出:“我们知道分组教学比集体教学更有优势,但分组教学没有教师把握的一组学生怎么办?”针对当班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下来以后我们马上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大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没有教师把握的一组,学生可以进行自选游戏和活动,也可以在该组推选一两位“小老师”来管理,教师在关注自己这一组学生学习的同时要分心给另外一组学生等帮助教师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让教师尝试成功的喜悦是我们作为管理者的责任.另外,我们检查工作时还应该把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或工作经验分开,如果是工作态度问题那得严肃批评,如果是工作能力或工作经验问题,我们应平和我们的心态进行区别对待.

2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型”团队

教师的专业活动大都看重教师的个人表现,而较少存在教师团体的互动和相互依赖.但事实上,在学生园要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激发集体的洞察能力,培养合作能力,促进学习的速度,发挥更大的学习效果,需要一种“学习型”组织氛围,因为在学习型组织中进行的学习是非常社会性的,人们在工作是为着实现明确的目标而学习,个人帮助别人学习,集体在互动作用的状况中学习.这样透过教师间的相互对话,是个人的思想在团队中互相交流,相互激荡,相互碰撞,彼此影响,从而产生新的见解,使每位教师都有扩展其能力的空间,都有锐意思考的心态,都有探究未知事物的强烈动机.如在观摩一位年轻教师的美工活动——中段“制作彩链”之后,有人对这个年轻教师在材料的准备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个年轻教师事先搭配好的材料(制作彩链用的各色彩条,这个老师在准备时每人一份,每种颜色有几条都已搭配好.)限制了学生的意识、有计划的、自主的取舍与创造的可能,她的建议是:将材料按颜色分别装在盘中,分散放在学生周围,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取舍.而这位年轻教师也道出了自己的担心:“我也知道这样做对学生有限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自主性培养.我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自己的经验不足,认为事先搭配好材料可以避免学生选择时的混乱,不好出现失控的现象,而且让学生自己选择会占用更多的时间,学生取彩条的数量也不易控制”.问题出来了,怎样解决?大家都来讨论,群策群力;有人说,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学生人数,便于学生走动;有人提出,可以将材料多备几分,四散陈列,以分散学生,缩短取物距离和等待时间;有人建议,为了控制学生的取物数量,教师可以提出量的要求,比如建议学生先拿8个等就这样,在集体的相互碰撞之下,这位年轻教师所遇到的问题找到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3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全力打造研究型教师

3.1帮助教师树立“我就是专家”的信心.

一提到研究,教师首先认为那是专家的事情,自己只是普通的一线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有关教育研究方面的培训,理论资源也也较缺乏,搞不了研究.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首先帮助教师理解研究的内在精神——研究作为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科学和规范的核心乃是对事实的尊重.只要符合这一过程就是研究.只有让教师理解了研究的内在实质,才能消除教师对研究的神秘感.其次,鼓励和指导教师从身边发现问题.问题的发现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因此指导教师找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等于在引导教师思考,帮助教师掌握科学方法的根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找出问题后又会使教师产生认知冲突——自我认识与教育要求、他人认识之间的冲突,以前的认识与现在的认识之间的冲突等这些冲突正是激发教师提高教育水平的生长点.因此引导教师找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等于帮助教师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使教师学会了站在自身基础上脚踏实地的前进,找到认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曾一直以为我们乐于接受正确的教育观并理解正确,但当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来检查我们的教育观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对于新的教育观的掌握是那么表面、苍白、甚至偏差.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前提.这句话早被教师说的滚瓜烂熟,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竟对教育对象知之甚少,甚至有偏差.那么作为学生园的管理者应经常在教师的教育实践后运用提问的技巧来引导教师发现自己在理论认识上的不足.比如,教师会经常这样说:“我班学生观察能力差.”于是我们追问:“你班学生的观察能力差在哪?差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所有学生的观察力都差?”这种逐渐深入的追问使大多数教师深感自己对孩子了解的不足,也使他们深深地感到“了解学生已有经验”这简单的一句话中蕴藏着多么深刻丰富的内容.我们鼓励教师每一天都以研究的态度来工作,真正给予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决策的空间.进行探讨活动时最好让所有的教师都参与,成为一个教师群体,大家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让老师感觉我不孤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不以对错、好恶论处,而以反思,寻找更好的教育效果为出发点,解决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及困惑,这样有利于帮助教师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我就是专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