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51 浏览:8252

为了能够发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我们广大学前音乐教育老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针对学前儿童的实际特点和教育的具体情况,合理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育方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学龄前的儿童活泼、好动、爱玩、自制力差、好奇心强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您了解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吗?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多变化,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您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注意到他们之间的差异了吗?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及每一阶段的发展状况是每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做足的功课.那么,我们作为音乐老师应该如何针对学前儿童的实际特点,有效开展音乐教育呢?

一、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了解幼儿,包括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能力接受水平以及思想上的随时变化,在音乐教育中,还要观察、分析每一个孩子在音乐能力上的发展变化,熟悉每一个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灵活掌握儿童音乐学习的发展变化,有的放矢、恰当好处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满足幼儿在音乐上的发展需要,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如果教师对孩子缺乏了解,不注重孩子在音乐学习上的个体差异,那么就不可能因地制宜地去制订班级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也做不到以幼儿为本,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而是以教材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远远偏离了教育的根本.

例如,有的孩子私底下唱歌很好,在家里也愿意表现,但一到幼儿园或者舞台上就不敢去唱,即使唱声音也很小,放不开,对这种类型的孩子教师可以借助乐器、游戏、律动等形式为孩子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放松自己,进而大胆表现,发展示出自己的音乐才能;还可以让他与同学、老师一起唱,在老师的带动下,逐渐敢于表现自己,真正体验音乐的魅力.慢慢下来,这种孩子就能主动去表现,逐渐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相反,如果教师对这种孩子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那这个孩子的音乐才能就会被埋没,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各方面的引导、发展非常重要.除此,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例如,对音准能力强的幼儿要重点培养其歌唱的表现力,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快慢变化以及乐句等进一步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其美好的情感;对基础较差或乐感不强的幼儿,重在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鼓励其大胆尝试,勇敢地歌唱.

二、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让幼儿自主、快乐地参与活动

游戏活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音乐教育中,游戏既是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与手段.孩子们喜欢游戏,也是由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幼儿好动、爱玩,游戏正满足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3~6岁的儿童,其意志力还处在薄弱阶段,不能了解自己行动的目的与意义,也不能清晰、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的错与对,更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设计、支配或调整自己的行动.因此,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本身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其产生愉悦的体验,外力是很难让他们进行全身心的投入.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表明,学龄前儿童音乐教材的设计必须包括一定比例的音乐游戏,而更重要的是所有音乐教学活动都必须有很强的游戏性.总之,音乐教育活动必须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蕴含深刻的含义.只有游戏化的音乐活动才符合学前儿童的天性,才最容易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保持活泼的学习氛围.但游戏与音乐不是割裂的,而是浑然一体的,游戏设计要自然渗透在音乐教育情境中,让幼儿自主、快乐、充满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三、运用身体表现法,增强教育内容的趣味性

身体语言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所谓身体语言即用身体、肢体做出简单的动作根据音乐来创编舞蹈.小要小瞧这创编活动,它可以培养幼儿的认知评价及发散思维能力.音乐创编的过程如下:第一步是理解音乐语言,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第二步是把自己理解到的语言转换为具体的形象,第三步是把音乐与形象进行结合,进行评价、判断,最后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以教学《蜗牛与黄鹂鸟》为例,这首儿歌孩子们都已经很熟悉,在创编中我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音乐中的情境,观察、模仿蜗牛背着重重的壳爬行以及黄鹂鸟在枝头嘲笑蜗牛的神情等,加深对具体动作的认知,这个过程提高了幼儿转换、评价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节奏简单、旋律优美的儿歌培养幼儿的乐感,比如《小星星》,让孩子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音符,先互相比较其高低、长短,然后再根据音乐的变化用身体动作进行配合,形成了音乐的旋律.教师也可以通过变换各种队形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如S形排,W形排等.

四、加强引导,增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自主性

传统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传授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不利于学前儿童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教育的效果也不理想.学前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应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的体现,但由于以前的教学常常是教师示范在前,幼儿模仿再后,自主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培养和发挥.我们作为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孩子欣赏、感受、体验在先,创造表现在前.如在上音乐活动“我的朋友”时,教师大胆地把孩子推向前面,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尝试学习“找朋友”的舞蹈动作,这一参与过程既满足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游戏的需要,作小主人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孩子确实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发展中的个体,儿童只有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才能更好地获得发展.

五、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鲜艳丰富的图画等为儿童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在情境中真正理解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的美.

总之,为了能够发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我们广大学前音乐教育老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针对学前儿童的实际特点和教育的具体情况,合理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更加有效,充满活力.

009,(3).

[3]张丽春.树立新理念,让幼儿音乐展现艺术魅力[J].教育艺术,2008,(10).

[4]林玫琼.新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1,(5).

[5]谈彩梅.浅谈幼儿教学中的“减法”策略——以幼儿音乐活动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