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与教育科研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83 浏览:18566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既包涵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也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教育过程.由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自身角色意识总在不断变化,因此,每一个时期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无疑,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已经提升到专业发展的高度.而教师的教育科研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 键 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教育科研

一、两个概念——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

1.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为教师发展或教师专业成长,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师范教育、教师培训等).


2.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又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有规定的学历标准,又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不是一个可以与医生、律师相提并论的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程度究竟如何,这是各国学者专题讨论的问题.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从专业职业的特征看,教师职业离成熟的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师职业是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一个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到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议题就是“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众所周知,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的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但,任教学科的学术水平与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孰重孰轻?师范教育在与其他专业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要的教育学科知识.而在现实中,师范性往往更容易成为强调学术性的牺牲品.原因是,跟多人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是否具备教育学科知识则无关紧要.想想陈景润吧,他在厦门大学数学系从事研究工作之前,曾是一所普通中学里一名很不成功的数学教师.

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相类似”.但至今,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未形成共识.认为,原因有三:①、在中小学教师数量尚不足以满足需求时,教师队伍难免有一部分人不合格,不称职;②、中小学教师这一专业在我国发育不够成熟,专业性不够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③、这一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成果通过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品德等诸多方面的提高来体现.某一教师的直接教学效果难以定量确定.因此,当前还有不少人认为教师职业有一定的替代性,或者起码只能处于一个准专业的水平,误以为只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就能当教师.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在文件中正式引入“教师教育”的概念,明确提出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任务.把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确立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方向.

三、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科研素质的要求

教师科研素质的重要性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自身的角色意识总在不断改变,每个时期都有其基本要求.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科研人员的职业趋向一致.”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明确提出“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者,而且还是指导者、管理者、咨询者、学者.”这就意味着,当代教师的角色已有重大变化.

但是,教师们对一些新增的职能是不适应的.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就从“教师自立”的角度探讨了“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在他看来,“专门职业”有三个特征:①、其成员采用的方法与程序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作支持;②、其成员以顾客利益为压倒一切的任务;③、其成员不受专业上势力的控制和限定,有权作出“自主的”职业判断.若按上述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活动,称其为“专门职业”则有些勉为其难.教师少有研究意识,而且也严重缺乏“专业自主”.关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途径,英国学者斯特豪斯认为有两条途径,即系统自觉地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和在教师里检验已有的理论.他强调:“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研究,都不得不承认教师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研究”已经是教师专业工作方式之一,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内在机制.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可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质量.沟通理论与实践,使得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专业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面来,使得教师工作重新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因此,教师的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教师科研素质的四个要素

教师的科研素质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论题.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科研素质并不是一个好教师必备的条件.只有在近些年,“完整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的呼声才不绝于耳.但是当代教师到底应具备怎样的科研素质,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些人还简单地将科研素质理解为写论文的能力.这样自然就看不到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了.

具体来说,教师的科研素质一般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四个方面的要素.

(1)、科研意识

科研意识是指人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心态,潜心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的求知欲.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指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有强烈的科研需求和内在动力.衡量一个教师有无科研意识,主要标志就是看其是不是愿意简单重复传统的观念、行为、做法,对新理论、新经验保持敏感,能在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现状中发现问题,产生忧患,善于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在新理论、新经验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教学工作中是否自觉自愿地主动给自己提出科研的任务要求.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