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样化作业巩固语文教学效果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454 浏览:57748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业形式应丰富多彩,力求充分体现多样性、新颖性和综合性.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做作业时机械模仿、按部就班,继而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设计多样化作业,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围绕趣味型作业、层次型作业、差异性作业、拓展型作业和实践型作业浅谈布置语文多样化作业的策略.

【关 键 词】语文;多样化;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新课改明确指出,作业形式应丰富多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传统作业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只是机械地重复抄写书本知识或是背诵老师给的课后练习答案,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作业形式,设计多样化语文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那么,该如何布置多样化语文作业呢?

一、要设计趣味型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趣味型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提高其学习的热情,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过于单一,大都根据教师设定的作业题目,进行抄写或回答.这种枯燥乏味的作业形式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作业时常会出现严重的抄袭、现象,使得语文作业成了学生学习的包袱.因此,教师应注重设计趣味型作业.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下册《枣儿》一课后,让学生课后细读课文,了解其中含义,自由组合,把这篇课文排练成小品形式,在下次上课的时候表演出来.当学生讲到“”要在枣树下对他打的时候,一颗大红枣掉落在扮演日本人的钢盔上,伴随着“咚”的一声,该同学“吓”的抱头就跑,把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通过把课文改编成小品进行表演,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从中更加容易地了解该篇课文的含义,在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时,学生不仅可以回答出贴近标准的答案,还能发表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独特看法.

二、要设计层次型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其不同的学力水平和学习需求.以往教师布置作业往往都是“一刀切”、“齐步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出现“吃不消”和“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对其存在的各种差异有针对性地教学.可以把作业难易程度设计为A、B、C三个不同等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选作业内容.如,后进生选择完成记忆词语、生字、朗诵和背诵课文等巩固课堂知识的C级作业,中等生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对其做到简单的综合性运用的B级作业,优等生则完成拓展提高的作业,即完成综合性较强的作业练习.如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后,让学困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并抄写一遍课文;让中等生背诵课文,并探究文中“我”是指的是谁,“我”与祖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与感情;让优等生在中等生的基础上,探究一下作者对祖国有着什么样的感情,并写出作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抒发情感.并要求学生对课文后的练习进行仿句.如有同学写道: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即将迈开前进的脚步.通过布置层次型作业,我们发现作业完成效果比较理想,没有出现抄袭、迟交或不交作业的现象.所以,分层次布置作业,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引导每位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三、要设计拓展型作业,发散学生思维

拓展型作业是指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以丰富课堂知识为目的,开阔学生眼界为教学宗旨.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跳”出教材的“围墙”,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汲取“知识养料”.因此,教师应设计拓展型作业,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特点,挖掘其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学习空间、拓展学习知识面.如在教学《旅鼠之谜》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总结归纳出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旅鼠的繁殖力如何?检测如繁殖力过多,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然后,让同学根据问题找出答案,并在类似问题上探究“检测设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像旅鼠一般繁殖,地球会怎样,人类的生存环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然后让同学结合网络查询,除了旅鼠之外,其他生物是否也有类似于旅鼠这样的奇特现象,再根据所调查的结果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布置这种拓展型作业可以让学生懂得如果毫无节制地繁衍后代,后果将不堪设想,从而让学生懂得关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发散学生思维.


四、要设计实践型作业,培养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广阔的社会生活.语文学习应深入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实践型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社会,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生活并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加以理解与掌握.新课改理念对语文作业的价值观应作出明确的改变,作业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表,记录其成长点滴,应以学生自身发展为前提,培养其综合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设计实践型作业,引导其走进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滋养.例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县某河边观察河水污染情况,了解这种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学生观察到河中漂浮着许多生活垃圾,有些垃圾甚至已经腐烂,河水浑浊不堪,阵阵恶臭扑面而来.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写一篇关于此次活动的感悟,再让学生调查身边还存在着哪些生态环境问题.有位学生在自己的感悟中写到“那条小河是自己小时候经常跟着玩伴去钓鱼的地方,儿时嬉戏的画面就在眼前,可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条臭水沟,没有人喜欢接近它等经过这几天的调查,发现好多地方都变成了那条‘臭水沟’,如果人们一直这样下去,无法想象以后人类是否就生活在‘臭水沟’中,所以,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热爱地球.这样的实践型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还能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语文作业.趣味型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使其热爱语文;层次型作业,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展现自我;拓展型作业,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发散学生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践型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其敏锐的洞察力及综合学习能力,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魏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