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专业感性思维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741 浏览:108145

摘 要:多元化的城市发展空间要求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具备对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全面整合的理性思考能力,同时也需要敏锐把握地域文化、城市特色,建立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感性表现能力.在教学中培养感性思维方法是全面培养城市规划设计人才的一种途径,因此,要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恰当的授课形式,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加强学生感性认知能力,进而增强其综合素质.

关 键 词:城市规划;感性思维;理性思维;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9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36-0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规划专业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也相应地逐渐完备.从20世纪50年代创建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拥有100多所开办该专业的学校[1].主要集中在以建筑学专业为基础的工科院校和以地理学为基础的理科院校,其余一小部分在以园林专业为基础的农林院校,由此形成了以建筑工程、规划技术、社会经济、景观规划为

核心的城市规划专业.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偏向于从事一定的城市建设专项工程,或者是城市发展政策研究,在建立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整体景观设计上能力欠缺.在此基础上探索当前国内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专业思维培养方式以及多样教学方法有利于加快学科点建设与发展,促进专业综合人才的培养.

一、城市规划专业需要加强感性思维培养

(一)感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城市空间的解读

1.感性思维的了解

现代思维科学把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性思维,一类是感性思维.感性思维具有自觉表现性,如“爱”、“恨”、“愉快”、“悲伤”等感情,理性思维则是“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等理性思考.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相对的,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讲,理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还需要具备想象能力和实践认知能力,特别是对具备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学生,如果不能加以有效启发和引导,那么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就很难做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说,感性思维的培养是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观察能力、塑造个人风格的必要条件.

两种思维方式不能截然分开,只不过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和后天的努力不同,有的人理性思维能力发达,逻辑严密,有的人感性思维能力发达,想象丰富.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成为哲学家、物理学家;有的人则成为文学家、艺术家.就像文学家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在构思和创作中,也离不开逻辑思维来理清条理,明确主题;自然科学家以逻辑思维为主,但许多发明创造首先来自科学幻想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城市规划专业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当然也需要两种思维能力的结合.


2.城市规划专业培养目标

在城市规划范畴下,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实践课题,在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图1),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据可依.但是贯穿在城市规划各个过程中的城市设计任务,由于内容繁杂,甚至还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形态表征,单纯地通过规划原理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能使其洞察城市景观形态趋势、挖掘景观底蕴,加强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其想象力,并且具备前瞻意识.

(二)目前城市规划专业缺乏对感性思维的运用

1.城市规划专业的从业方向

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目前的城市规划行业主要集中在新城镇及新城区的规划建设.加上“十一五”规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提出,掀起了村庄建设、小城镇规划的热潮.然而,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相互雷同”的现象突出[1].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多偏重于建设性工程,导致大批规划项目的“工厂式”批量生产,对历史遗产物质景观保护措施不当,景观建设体系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部分城市规划专业在学生培养中多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强调学生对城市综合配套功能的把握,而忽略学生对城市空间形象认识的素质培养,最终导致照本宣科的作品甚多,很多城市形象千篇一律,地域特色不明显,景观同化相当严重.由此可见,现代的城市规划行业应该在提高人才的个性表现、发展其对环境的认识能力上有所要求,这样才能使城市建设不仅做到功能布局合理、整体规划完整,还能具备地域识别特征,更重要的是与人类实际生活密切结合.

2.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

随着理论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专业开始转向对社会、经济、政策、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因此,国内的城市规划专业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以强调城市规划与建筑、景观等专业的区别.而中国目前在城市建设上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专业人才更多的需要来自于城市某一空间的改造和开发.可见,具备理性思维与严密管理技能的人才固然重要,但在这种城市建设情况下,对城市形态的敏锐观察力,对城市空间的洞察和解读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新的城市规划课题要求建筑、规划和景观三位一体.

二、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加强感性思维培养的尝试

在城市规划课程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感性思维培养,活跃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想象力,有助于其融入社会环境中,直接体会城市建设各方面的需求,从而使城市建设具有风格特征和识别性;同时,规划者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城市生活空间的人性需求,也能更多考虑城市空间建立的适用性和环境的人性化问题.

目前的培养情况来看,可从四方面来加强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

素质培养

城市规划属于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因此,规划师应对城市发展有全面、综合的认识,明确城市建筑、环境、经济、金融等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掌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经济金融管理等各项技能;能对城市化作出准确的应对策略,不仅是了解规划理论的本质,更知道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学中不仅教授学生掌握城市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更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知识、组织机构方面的知识,艺术设计和美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资料搜集的能力,更应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图纸表现能力和定性分析能力.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实习和见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并逐渐树立对职业责任的认知,培养规划师职业道德素养.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