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科研兴校的初步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54 浏览:18846

摘 要:针对当前中职德育科研落后问题,本文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探索了如何通过科研,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实现德育科研兴校,必须在思想上、制度上和实践上多层面、全方位做好中职德育工作.

关 键 词:中职;德育科研;科研兴校;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42-02

德育科研是个系统工程,纷繁复杂.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旅游企业文化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气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多年来,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以教学促学生素质的提高,将科研与日常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工作紧密结合,把德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从而使德育工作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高.

思想上:用正确的

理念指引德育科研

(一)推广应用别人的成果也可以创新

有不少教师认为“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应看到应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同样也需要创新.比如,在应用过程中,必然要结合教师本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这就需要创新.因此,我们大力提倡“二次研究”:一是把别人的成果采取“拿来主义”,加以应用,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德育实效.二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达到更好地“摘取硕果”.

(二)普及德育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的德育科研能力

有少数学校和教师,缺乏德育研究能力,尚不具备独立进行新课题研究的条件.推广应用已有的德育科研成果,则可帮助他们克服搞科研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并使德育科研成果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此外,中职学校应加强科研业务培训,向教师介绍科研信息和教研信息,比如邀请一些科研骨干教师讲授科研政策、申报科研项目以及分享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三)平衡教师的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

如果身负过重的教学负担与课题研究任务,会在无形中消磨掉教师的精力与锐气,无益于其研究能力的提高.因此,应根据其身体特点、学科特点,给予其比一般教师少的教学工作量,使他们能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业务研究.

制度上:保证学校

德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健全德育科研工作机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我校坚持“发展为本、德育为先、科研引领”的发展思路,构建了“发现问题—立项研究—实验试点—反馈改进—形成成果—逐步推广”的德育科研模式,形成了校领导负总责、亲自抓,教研主管领导负实责、具体抓学校德育科研制度的落实情况,德育教研室统筹全校德育课程研究工作,全体教职工各负其责、人人抓的德育工作机制,从而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我校初步构建了“专业管理、班主任负责,副班主任配合,全体教职工监督”的德育工作模式.具体讲就是以专业班级为管理单位,专业教研室负责组织管理,实施班级评比;以班为基本单位,班主任全面负责组织班级建设,班级考核与班主任的工作绩效挂钩;把科任教师聘任到班作为副班主任,配合班主任工作,其工作考核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全体教职员工对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等进行监督,对违纪学生实施帮教,教师的帮教情况与师德月考核挂钩.这种德育工作模式分工负责,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引导每一位教职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加强了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为鼓励教师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学校应在科研奖励方面出台具体的措施.如将科研绩效纳入职称评聘、评优、晋升的考核中,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在工资、奖励等收益分配上加以体现,使教师的积极性在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并能够进一步强化.因此,我校制定了《德育科研管理办法》、《德育教科研及成果推广实施及奖励办法》,通过考核、奖励等办法促进学校德育教师、班主任以及全校教职工对德育的重视和宣传.

(三)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高质量科研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

为鼓励教师在科研方面出成果,应建立和加大科研基金,帮助教师解决在科研工作开始阶段的经费困难,为他们申报科研项目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资助教师发表论文、进行科研实验、购置实验材料等.对于校内资助项目,可采用滚动淘汰制度,对每一项目先拨给一部分启动经费,定期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中期检查和评审,根据课题研究发展和质量情况提出意见,决定继续资助或者停止资助,以督促课题负责人保质保量完成课题.

实践上:探索便于

操作和推广的研究内容

(一)心理辅导模式研究

人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都必须建立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德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知、情、意、行缺一不可.这里要说明的是,心理辅导与德育,两者是交叉关系,有着许多密切的联系.自2004年起,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心理辅导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于2009年成立了心灵成长协会,初步形成了中职心理辅导模式.这个模式可用6句话概括:即以了解每个学生为前提(新生适应能力调查与讲座),以创设良好氛围为基础(每年的“五·二五”(即“我爱我”)心理健康日活动),以班级为管理单位(班主任心理素养培训),以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聘请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进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帮助、互助、自助为基本原则,以每个学生参与并获得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确定了合作、责任、进取心理的培养目标,具体通过5个主要途径实施,即通过游戏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讲座辅导和学科辅导对学生全面进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我校被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文明校园”.

(二)中职特殊家庭学生德育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压力,寄养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孤儿家庭学生的德育问题不仅是现实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严峻的社会问题.目前,我校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不少.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讲,搞好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就搞好了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