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走向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42 浏览:18385

【摘 要】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历经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以及情景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等形式的演化,其导向也从较易机械备考发展到有利于全面整合阅读与写作课程的水平,其考查的深广度指向有力地阻断了应试作文.然而,对于这一具有深刻意义的变革,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缺乏清醒的认识,他们仍旧不能放弃狭窄的应试训练思路,根本看不到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所体现的训练理念,看不到其展开的全面训练和培养的指向.有鉴于此,为了抓好高考作文教学以及高中作文的全程教学,有必要对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发展轨迹、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作以理论探讨和描述,以期达到更好的把握其导向,合理地培养学生驾驭写作的目的.

【关 键 词】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发展变化命题形式多元化

高考被称为中国的“国考”,作文作为高考语文科目中的必考题目,以占语文总成绩40%的重要地位,备受人们的关注.纵观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命题形式、评分标准,还是从价值取向上,作文命题都有重大的变化,它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教育改革并行,与时代主题共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本人想结合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探究其发展趋势,把握其变化规律,以期有助于教学指导,有益于学生练习.

回顾高考作文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它在命题形式和写作内容等方面不断地进行阶段性的调整和变革.准确把握命题形式的变化,有的放矢地指导作文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作文命题形式的变革,可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命题作文由盛而衰阶段、材料作文广泛推展阶段、话题作文独步天下阶段和命题形式多元化阶段.现在高考作文处于命题形式多元化阶段,2006年高考试卷中作文打破了单一化模式,纯命题作文有2套,占总数的12﹪;情景式命题作文4套占24%;新材料作文为2套占总数的12%.2007年纯命题作文5套占28%,情景式命题作文4套占22%,新材料作文5套占28%;2008年纯命题作文4套占22%,情景式命题作文5套占28%,新材料作文8套44%等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多元化越来越明显.

高中作文除了命题形式的变化以外,命题内容越来越体现人文性,近几年作文命题更趋向关注心灵情感领域.高考作文全面贯彻新课改精神,在作文考试改革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和有效探索.仅就命题内容而言,写作的题材已经由思想方法、道德等宏大、上位的话题深入到自我内心、人文精神,其倾向越来越贴近考生,越来越易于抒发一种人文精神;写作的对象也由他人、他类转向自我,并在“我”的层面上拓展、延伸.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直切学生的心灵世界,随后几年的高考作文也都不约而同地与情感、人文精神有关.而且从命题形式上越来越强调学生读材料,写出个体对材料的理解认识;从命题内容上强调抒写个性的感受,鼓励个性化的表达,激发创新精神,使学生在作文活动中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促进自我不断升华.这样就靠近了写作的原始意义.作文本身就是以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创造新的语言信息的语言使用行为.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使作文不断回归自己的根.以感悟为手段,发掘学生的情感体验;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从整体上来看,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在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强调对学生主体感受和真实表达的尊重,在一个宽泛、开放的空间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评分标准的变化鼓励了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写作;提供的题目、材料越来越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的写作技能、综合素养、思维特点在逐渐开放、多元的高考写作体系中越来越丰富、生动地展示出来.逐渐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为学生个性化写作创造了条件.


作文由外向里的改革满足了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可能,命题形式改革的优势有哪些呢?

首先,无论是选择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这种对作文命题形式新的审视,都一反常态,不再朝着放宽写作尺度发展,而是加紧了写作的限制,这就有效抵制了抄袭套作.情景式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都是提供一段材料,让学生就材料提炼观点,展开议论,套作仿写的小把戏就玩不转了,这就逼迫学生必须要进行独立思维,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感受,我笔写我口、我笔书我心.这本身就是对创造性写作的支持.

其次,新型作文提供一段或几段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空间,允许学生多角度审题立意.学生可以立足于各自的独特生活境遇,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确定内容,表现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价值判断、审美取向、思维品质等.

再次,新型作文在考查学生的同时,也启迪学生的心智.现在很多学生思想贫乏,导致作文内容空洞.据2005年1月1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首届“少男少女杯”广东省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结束,结果在10万篇参赛作品当中,居然找不到一篇“内容感人又有文采的文章”.学生写文章也有基本的套路,写母亲,必定要联系祖国;写老师,常常比作蜡烛;写路,肯定要写人生之路等等,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据新华社郑州2005年2月10日电,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其中使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累死了”、“无聊死了”等一整篇文章都是十分简单的词语,毫无文采可言,为了骗取高考的分数,学生甚至可以编造自己母亲身患绝症的故事.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新型作文中材料往往选取短小精炼富有深刻寓意的故事或热点,这些材料或点拨一个人生哲理,或辨明一段善恶美丑,或描述一段温情的故事,无不是一种灵魂的洗涤.学生一旦从材料中找到触动自己情感、拨动自己心弦的东西,就会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焕发出满腔的,产生浓烈的写作兴趣.

“诗言志,词言情,小说言心声.”写作本身就是高雅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之一,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命冲动.写作应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个体,面对这个强大的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一种很自然的愿望.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已经阻塞了学生自然通畅的个性抒发,长期以来的陈旧写作模式使得作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泛不起涟漪的死水,在这潭死水里,有的是固定不变的程式,令人作呕的“伪圣”,于是学生的自我意识消退了,个性泯灭了,人格异化了,作文失去了勃勃生气.作文命题的改革犹如“二月的春风”,既修剪着枯枝烂叶,也吹绿了树头枝梗,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这也督促着各位语文教师,早日把握命题规律,改革教学方法,使作文教学迸发新的活力,使学生成绩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海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