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556 浏览:68631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各项课程都在实施改革来适应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初中体育教学要跟上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推动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也才能使学生身体素质稳步提高.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初中体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怎样让初中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身体素质,文章着重从日常的体育教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关 键 词:新课程;传统;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53-02

根据新课程要求,初中体育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体质和心理素质为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引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热爱锻炼,热爱体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

初中体育教学不管是教学过程还是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都有一定误导.在我们现在的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得不到重视的观念盛行,而且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只是简单地引导,不注重学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从主导转变成引导的角色,而学生应该变成课堂的主体.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突破口,多方面地满足学生在这一特定阶段对体育教学的需求.由于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主体的特殊性,造成课堂的特殊性——教学对象数量多,课堂的开放性强,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多样,所以能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就决定了体育教学中课堂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起平等的关系,由于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阶段,逆反心理严重,体育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应以交流为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研究,多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应以教给学生更多的以体育锻炼为目的的技能,而且要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不能强制要求,更不能以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差异的评判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师生之间“平等、友善”的情感

新课程要求,学生和教师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友善”的关系.这种平等、友善的关系有利于教学更接近学生,且与学生形成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该转变那种严肃、死板的形象,只有改变教师在学生中的固有形象,以更加亲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长久下去才能增加学生和教师的默契感,才能在学生和教师和谐相处的氛围中完成教学.

教师和学生的正常交往,也能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与那些体育技能和相关知识同样重要.加强师生关系,也能够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能够全面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使初中体育教学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利用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来全面激发学生的认知性和能动性,打破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正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三、体育教学要与时俱进地引进新的教学模式

面对时怎么发表展,体育教学应当不断努力引进和创新教学观念,努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在引进和创新教学模式时,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基础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日常教学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使体育教学摆脱课堂的死板,使体育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和游戏性,从而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只有这样的初中体育教学,才能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又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具有集体荣誉感,最终达到自觉服从教学规范的目的,既愉悦了身心,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和区别教学的关系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差异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这些表现为学生个人的喜好、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和教师的引导等.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要想使他们达到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尽量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学生差异,最大化地取得教学成果.

在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因材施教”,就是要既专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的特点.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后,要更多地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时间,同时还要挖掘学生的特长,并善加引导,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使特长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

此外,初中体育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应变能力,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趣味性和恰当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会以及技术技巧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变化、减轻压力负荷,使教与学的效果都能达到最大化.

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初中体育教学长期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心理素质高低层次不一.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很普遍,父母的疼爱也忽略了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体育教学对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就成为当务之急.在中小学中有15.8%,大学生有2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这也是我们初中体育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原因之一.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以体育项目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手段.例如,篮球运动项目,受篮球自身特点的影响,原地投篮是篮球运动教学的必要内容之一,但是投篮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心理因素非常重要.为此,就可以进行篮球对抗赛,挑选学生作为选手,让他们进行对抗演练,这样的比赛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多举行体育比赛

初中体育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学校应该举行更多的体育比赛,来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体育运动是体质、思想和技能三者的有机结合,少了任何一项都不能算是完整的体育运动.而学校举办的体育比赛就是以各项比赛项目为基础的,这也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

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3]曾建军.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