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秘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51 浏览:21664

摘 要:当前文秘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层次的新专业,在创办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与实际相脱节等问题.作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剖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 键 词:高校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秘书专业的创办最早始于1980年,由上海文学院首次开设.到1987年,本科层次的文秘教育专业应运而生,随后全国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文秘本科专业.但直至“2011年,秘书学专业本科正式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多数高校的秘书专业多属于教育学学科范畴,且是挂靠于中文或管理类的“文秘教育”本科专业.从此专业产生到正式的“榜上有名”,经历近30年的时间,由此可见,文秘教育专业发展过程的缓慢及其逐步完善.


一、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故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当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对文秘教育的性质认识不清.表现为:一是教师照本宣科,传统授课,把文秘专业的学生当成秘书学研究人员来培养.二是专业学科归属不明确.在2011年以前,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外的“文秘教育”专业,多数高校招的是挂在其他本科专业下的秘书学方向.现在部分高校如陕西理工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所设的文秘教育专业都包含在中文师范类专业范围内,使该专业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既不是文秘,又不是教育的边缘化状态.进而,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被束之高阁了.二是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育见解滞后.该专业在初创之际,主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中设置秘书岗位.相应的绝大部分文秘人员在党政机关工作.但事实上,党政机关的文秘工作随着社会环境的显著变化及我国机构革新的连续深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若目标定位仍是模式化地沿用以前的目标定位,将把文秘专业的毕业生送进党政机关视为唯一的出路,这不仅很难适应高校文秘专业主要为社会输送秘书人才的要求,而且无形之中,弱化了对商务、涉外等各类秘书的培养力度,缩小了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口径.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相脱节.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专业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目标定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能否取得实效.而目前不少高校,其“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直接导致了课程设置的混乱,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的脱节”.[2]具体是在文秘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并非依照现代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设置课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深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响,明显地偏离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其主要课程安排中,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外国文学、语文教学论等汉语言文学的课目约占该专业总课目的60%,总课时约有450;而秘书学概论、文书学、秘书礼仪、文秘英语、行政管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总课时约300.专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文秘专业旨在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文秘人才.以陕西理工学院文秘教育专业为例,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将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秘书专业师资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级应用型秘书人才”[3].但在其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多地放在了语文教师的培养上,从而不自觉地忽略了文秘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导致供需难以衔接.

二、对高校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所培养人才基本规格的原则规定.高校要根据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具体而言,应找准专业定位,以市场为导向拓宽专业领域,促进专业发展.

在专业定位上,第一,认清文秘教育的专业性质,把握其深刻内涵.一般来说,文秘教育有两个内涵:首先,区别本科与高职专科,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定位.而高职专科目的是培养实践性、操作性强,能够迅速适应一线工作的办公室专职技能型文秘人员.鉴于文秘教育专业多依托于中文或管理专业的现状,应适当划清它们的专业界,使该专业有明确的归属.其次,关注各类秘书需求,实行专业分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可将文秘专业划分为企业、教务、旅游、司法、涉外、建设等方向[4].

(二)从实际出发,确定培养目标.明确的培养目标,首先体现在合理的课程设置上.要想使学科特色得以旗帜鲜明地体现出来,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其设置,构建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对此应从三方面作出努力:第一,根据专业定位要求,摆脱其他专业对文秘专业学科定位产生的负影响.本着突出文秘教育专业性的原则,确立独特的课程体系.将那些与秘书将要从事的工作密不可分的课目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同时,在课时安排上有所倾斜,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而一般课程要适当压缩课时.第二,突出文秘教育的专业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其具有的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加大实践性学习的比重,开设诸如汽车驾驶、文秘教学技能训练、形体礼仪训练等实践课.第三,适量开设选修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需求和拓展学生的就业面.把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力争把党政、企业、教务、涉外秘书等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具有多种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除了根植于实际,优化课程设置之外,培养目标还应在就业方向上,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专业领域.这种定位既可满足“社会对高层次秘书人才的广泛需求,也适应了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宽泛的特点”.[5]故而,高校以市场所需的秘书种类为切入点分别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势在必行了.时刻关注各类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并与其保持紧密而有效的沟通,主动展开与各类企业的深度合作,如文秘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职秘书到学校“现身说法”传授工作经验.这有利于在更为广阔的专业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容易凸显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达到为学生拓宽就业口径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各类高校的文秘教育专业教学承担着高层次秘书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这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变革,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均以就业为导向,与市场及专业发展保持同步,与时俱进,促进培养目标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从而最终促进高校相关专业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文秘专业人才的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