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推动高校艺术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474 浏览:71082

【内容摘 要】多媒体网络技术与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将艺术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在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传承审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网站的建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多角度接受高雅艺术的空间,为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备课途径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温故而知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交流艺术感受的新平台,也为开拓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审美文化提供了新载体.

【关 键 词】多媒体网络技术艺术教育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

党、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等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此精神的指引下,为了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所在学校先后开设了大量的人文类选修课程,其中基本乐理与音乐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欣赏、中外美术鉴赏等艺术类鉴赏课程的陆续开设,在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丰富校园文化、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艺术类鉴赏课与文学、影视类鉴赏课一样,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在欣赏古今中外人类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投入情感的体验,感受艺术的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发挥艺术教育在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使学生在接触和了解艺术知识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但是,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存在着诸多不能满足现代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问题.比如传统的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课程的功能和目标的实现.因为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对各类音乐作品只是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要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感悟作品的内在情绪,只有通过课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体会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反复聆听优秀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丰富和提高.

为了增强艺术类鉴赏课的活力和美感,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将艺术欣赏的过程由课内辐射到课外,笔者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多媒体网络技术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相结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近几年的不断丰富,专设的“艺术星空”网站(artsky.sdau.edu./)收录了音乐和美术领域包括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等各个时期主要流派的杰出作品1000余件;并设有“鉴赏知识”栏目,上传相关文章供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参考.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该网站越来越显露出多媒体网络技术对于新时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途径

以往教师备课都要到资料室查找相关的音像资料,因艺术类鉴赏课程所涉及音像资料较多,所以查找资料及借阅手续颇感费时费力.现在教师备课时则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在学校局域网专设的艺术教育网站中快速查找到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归纳,选择更具代表性的作品融入教案之中,并可将备课文稿上传至网站专设的“鉴赏知识”栏目,供课上使用及课下学生阅读.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将艺术课教师从繁琐的备课环节中解放出来,使教师们可以更加宽泛、自由地检索相关资料,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准备更具针对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更具美感和活力的教学过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便利的教学手段

以往上课时教师都要携带十几盒磁带或光盘,或大容量的移动硬盘;现在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用超链接的形式连上网站中的相关作品,即可逐一讲解和欣赏,并可以根据需要反复播放,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效果.

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所特有的互动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视听结合、生动形象、方便快捷等优点为教学怎么写作,不仅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便利的教学手段,使艺术鉴赏课程的内容更为生动、形象,使艺术教育的过程更具美感和活力,并且通过网络平台还可以不断更新与补充具有前沿性的专业内容,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在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据学校教务处统计,近年来随着艺术类选修课程的不断增设,每年选修艺术类课程的学生多达万余人次,每堂课的上课人数多在120人至200人.在此教学过程中,正是由于教师们大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才使得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能够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这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中是很难做到的.

3.为学生课下“温故而知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往授课时教师在分析、讲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一首作品一般播放2—3遍,对多数学生来说只是有了初步的印象和感受,美术作品亦是如此.然而苦于课下没有相应的条件去深入体会和感受作品的细节和内涵,所以学生普遍反映许多课上讲解过的音乐、美术作品很快便形同陌路.现在则可以登录校内艺术教育网站,根据教师的讲授和网站内分栏目中的相关鉴赏知识,反复聆听,品味大师们的传世之作,用心体会和品味,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经典艺术的魅力.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千剑而后识器,闻千曲而后晓声.”据学生反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千画”“闻千曲”,先前曾非常迷恋的一些“为赋新诗强说愁”式的流行歌曲,现在感觉不再“悦耳”了,几乎每次上网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校内艺术教育网站,有时专注地投入到乐曲之中去“和作者交流”,有时则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找到自己喜爱的曲子充当“音乐背景”,感觉在音乐中收获颇丰,生活中好像越来越离不开音乐了等


4.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接触和了解高雅艺术作品,不断提高艺术修养的新渠道

学校的网站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之一,应配合艺术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内艺术教育网站自开通以来,平均每天的访问量达上千人次,不仅选修艺术类鉴赏课的学生经常访问该网站,许多未选修的学生包括很多教师也经常“光顾”,浏览艺术鉴赏的相关文章,欣赏世界名曲、名画,由此扩大了艺术教育的影响力,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近年来,随着网站中艺术作品的不断丰富,其作用也愈显重要.众多艺术课教师在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组建艺术俱乐部、艺术社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并且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中开办系列艺术讲座.其间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参与各类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愈加感受到艺术的美好和精深;其他专业课的教师也经常在课间打开校内艺术教育网站,让同学们在课间休息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美好,美好的艺术也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5.为开拓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审美文化提供了新载体

大学校园是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既包括校园建设等物质环境,又包括精神环境,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既显性,又隐性,既现实,又深远,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它是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是实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新时期现代化高校的重要标志之一.运用网络技术实施艺术教育,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传承审美文化,在教学中树立了既重视显性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重视隐性的、内在精神的塑造,充分发挥校园网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德育、智育、美育寓于整个教学与生活之中.

作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一块沃土,校内艺术教育网站运用网络资源与技术,把人类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最优秀的艺术作品,融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打造出赏心悦目、充满生机的的育人环境,力求在校园的每一处都使学生舒心、冶情、励志,从而达到让学校的每一方土地都释放出促进学生心智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艺术教育网站利用网络技术所特有的高效、互动、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方面的优势,在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传承审美文化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有着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对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使更多的人更广泛地接触、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从而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人的想象力、升华精神境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艺术教学的信息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开拓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在高校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