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118 浏览:133135

【摘 要】美术教育要让“美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慢慢地生根发芽,教学评价的作用不可忽视.当前的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标准单维化,评价语言宽泛化等.这些共性问题应该引起幼儿教师重视,并在教学中加以改进,以全面达成美术教育的目标.

【关 键 词】幼儿美术教育美术教学评价常见问题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0226-02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1]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开篇的第一句话.美术教育要让“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地生根发芽,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为实现这一目标,幼儿教师应该理解、尊重、支持、认可儿童,以此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教师的评价对孩子的认可非常重要的,美术教学评价环节不可忽视的.因为我园的研究课题与美术教育有关,而且,许多幼儿园在特色建设中选择了与美术教育有关的研究课题,在观摩众多的美术课堂教学后,笔者发现在美术教学评价环节中,当前存在的问题还是有一定普遍性的.

一、评价方式单一化

笔者就组织美术教学评价环节与我园教师进行过交流:

问:你一般采用哪些方式进行评价?

师一: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

师二:本来美术活动用的时间就长,根本就来不及评价.

师三:基本上就是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或者让幼儿说说“哪幅画好看”,让幼儿上前来指一指.

在与我交流过这个问题的老师中,这三种回答比较集中.回答“不知道的”占了绝大多数,日常美术教学中不评价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少数注意到这个问题的老师也只是采用传统的第三位老师说的方法走走形式,就算评价过了.

建议:尝试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引导幼儿体验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从而培养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一)代币奖励法.以幼儿熟悉的“笑脸娃娃”、“红苹果”、“红片片”等作为代币刺激物,让幼儿把这些奖品送给自己喜欢的作品,再以奖品的数量多少为依据,选出孩子喜欢的作品,欣赏作品的美.(二)音乐融合法.许多成功的美术活动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可以在轻柔的音乐中让孩子和作品一起翩翩起舞,既陶冶了情操,又体验到了成功的美好感受.如,幼儿在装饰完美丽的斗笠后,可以放着《采茶舞曲》,戴着斗笠,学一学婀娜多姿的采茶姑娘,孩子会很兴奋,很投入,很自然表演.(三)展开想象法.作品完成后,孩子的思绪还沉浸在创作的想象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幼儿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如在画完美丽的花瓣雨后,让孩子欣赏花瓣雨,说说花瓣雨还像什么,如果你在这么美的花瓣雨中还想做什么,把孩子带入唯美的境界,更深刻的体验自然的美.评价的方式很多,选择适合内容的评价,让孩子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让他们乘着自由的翅膀在想象和创造的空间翱翔就好.

二、评价标准单维化

请看小班美术活动《可爱的蔬菜宝宝》评价环节实录:

师:白菜画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一:不好.白菜的根没有涂.

生二:不好.颜色涂到了黑线外面.

师:茄子画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涂到外面去了.

师:小朋友们要注意,下次涂色不能涂到黑线的外面去.

这是我园评价组的老师在最初的课堂研究活动中的一次实录,同样的场景在日常美术教学过程中比比皆是.简短的对话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师生的一问一答,不能不让我们思考,评价就是评涂色吗?涂色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孩子的评价标准是从哪里来的?孩子有自己的真实想法吗?孩子的真实想法又会是什么呢?

建议:由于3-6岁幼儿的思维水平、认知水平都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教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评价的标准也不应该是单维的,不应该让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用固定的条条框框去评判一幅美术作品的好坏.

当前许多教师在潜意识中还是把美术教学活动看成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的认知活动,表现出重结果(作品)轻过程评价的取向依然存在,教师个人的审美情趣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视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审美情感的培养和审美经验的获得.

评价一幅作品,除了技能上包括构思、造型、材料运用、表现、涂色等指标,在情感、态度评价上应注重对幼儿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持久性、自信心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亟待更新教育观念,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审美教育为中心,对儿童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生态式教育,以实现美术教育和儿童的完美和谐发展.[2]


三、评价语言宽泛化

在对我园和其他美术活动的观摩中,笔者发现在通常的评价环节中,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哇,你是第一名!”、“你(们)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表扬表扬他(自己)!”“宝贝真棒!”似乎除此之外,老师的语言已经枯竭.

建议:教师评价语言的简单化,一方面可能是思想上对评价环节的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自己对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缺少研究,的确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能摆摆样子走走过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往往是为了得到教师和父母的认可而去学习,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所以说,教师评价的激励性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喜欢成人的表扬,这样有助于其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时,要给予具体的、启迪性的鼓励和建议.特别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教师应该把兴趣、情感和操作体验作为评价的重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操作体验和审美感受.[3]

美术活动“为人而教”,而非“为教而教.”丰子恺在《儿童画》一文中提到,对儿童的美术活动要“培植美术心”与“涵养兴趣”.评价环节在美术活动中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的功能不能小觑,不该忽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对材料掌控的快乐,对探索、尝试的兴趣、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对知识的渴求等都会成为他们终生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