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思想政治理课的感染力和服力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458 浏览:130951

摘 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诸多矛盾.要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就要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教学,用科学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德行,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关 键 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说服力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70-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矛盾,这些矛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在坚持课堂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四个方面的矛盾

当前,在改革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矛盾.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崇高性与社会功利环境的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而神圣的课程,它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这一崇高的理念,不仅是过去,而且是现在和将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强支柱.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一支柱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被不同程度地商品化,许多社会道德行为乃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也有被市场化的潜在危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具理性过分张扬,价值理性受到压抑,人们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传统的是非标准被混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思潮涌入,有的人不加鉴别地盲目吸收,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正如亨廷顿所言:“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输入.”[1]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统一性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的矛盾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正在随之深刻的变化.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渴望塑造自我,张扬个性,体现在行为上表现出追求个性化、创造性.这样使得既定的、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多样的主体目的之间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忽视主体目的、限制个性发展、压抑创造性生长的一面,但是,个性化、创造性的实现并不排斥“四有”目标的实现.如何解决“四有”目标与个性化、创造性之间的矛盾,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大难点.

3.教育对象道德认知能力强与道德实践能力弱的矛盾

以前我们往往忽视了教育对象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对象为主体而不是相反”[2].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发挥,造成知与行上相脱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学生在理论上认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要让学生真正树立起科学信仰并非易事.从大量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现象下面隐藏的本质还需要被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问题还不容乐观.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有些学生也表现出了一种较为明显的反差.谈大道理振振有词,但自己是否去实践这些大道理、道德规范则是另一回事了.这说明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道德认知理论学派的皮亚杰、科尔伯格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发展具有其规律的普遍性,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由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3].如何强化自律意识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行合一,现在乃至将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


4.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丰富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单一性的矛盾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灌输是必要的,而且这种灌输确实也起到了较大作用.简单地否认道德理论的灌输是错误的,但是还应该在理论灌输上掌握一个度的问题.“在这种重思想政治课程、轻社会实践的教育过程中,高尚的思想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规范和条目,从而斩断了思想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学生学到的只是枯萎的思想道德语言符号和关于思想道德知识的气泡,由此造成大学生知行脱节,甚至出现多重人格,在遇到现实的思想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4]

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片面灌输的问题,不重视利用多种载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人格的载体、感情的载体、现代技术的载体等等.由于载体的局限性,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变成了空调的说教、生硬的训导,这样,不仅使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大量流失,而且学生对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存在反感和抵触情绪.“事实上,大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追求真理、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在于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5]只有明确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和说服力应坚持的原则,才能把握住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和说服力应坚持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坚持走创新之路,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提出的更高要求.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6]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往往表现出有共同的思维定势和心理认知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抓住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的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疑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因为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之所在,育人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因此,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