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班幼儿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13 浏览:14966

摘 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根据小班年龄阶段幼儿的就餐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并采取家园共育的方法,促进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关 键 词:家园共育;小班幼儿;饮食行为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能让幼儿更加健康茁壮成长.纵观幼儿园或家里幼儿的饮食存在很多问题:①营养不均衡,挑食严重;②习惯不养成,边吃边玩;③家园表现;不统一,时好时坏.

一、家园共育的意义

家园共育是指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而是双方围绕同一目标,有意识地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才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要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园互动形成合力.

二、家园共育促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实施策略

1.多元家园活动形式,促良好饮食习惯

(1)家长会中找原因.在家长会中,我们会将幼儿就餐时候的视频和照片同大家一起分享,并在这些照片、视频中找出幼儿就餐中不好的习惯,并结合在家里所表现出来的情况,进行研讨,找出原因,从而达成共识.

(2)家长学校齐分享.每个月我们会请家长到幼儿园来参加一次家长学校,而家长学校的主题也是根据大家最关心的饮食习惯而展开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连载的形式介绍、了解、深入.从家长学校中,让家长了解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家园共育了,孩子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起来.

(3)家教絮语谈见解.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中,家长只是以听众的身份去接纳老师的一些观点,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互动当中来,我们利用家园联系册家教絮语这个平台,针对如何来提高幼儿良好就餐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在反馈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家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也是可以实实在在去操作的,这对我们今后培养孩子就餐习惯上又拓宽了思路.

(4)家长课堂说营养.我们班在开学之初就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委员会这个强大资源,让家长能了解孩子在园的就餐情况,通过家长课堂让幼儿知道吃饭要营养均衡,不能做挑食的孩子.所以我们利用餐前准备这一环节,让家长进行食谱介绍,用情景化的形式让小班的小朋友看得懂、听得懂,通过每天的强化巩固,让幼儿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菜肴,进而能走出挑食的行列.

(5)家长观摩见成效.家园共育达到一定时间,我们就会邀请家长进班观摩幼儿的就餐环节,观察孩子的就餐习惯是否有所改变,挑食的现象是否还很严重,是不是自己独立吃完一份饭菜的,等等,通过表格对比的方式进行客观的评价.虽然小有成效,但我们也不免发现另外的一些小细节,这些细节也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养成中有了新的突破口.

(6)厨艺室来尝鲜.利用幼儿园非常好的厨艺室资源,我们会根据家访中家长所提到的孩子不喜欢吃的菜,进行罗列,将幼儿共性的一些菜进行归类,并且将这些菜谱安排在每周的厨艺室中进行.幼儿通过自己的摘菜、洗菜,看着热腾腾出锅的菜肴,会张大嘴巴将它们全部消灭掉.通过尝鲜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原来自己原本不喜欢吃的菜也不是那么的不好吃.

2.家园同创,营造幼儿进餐氛围

(1)轻柔音乐——助餐.在幼儿用餐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旋律,使幼儿边进餐边欣赏音乐,同时给幼儿一定的暗示作用,调解幼儿的情绪和心境.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创设了温馨的用餐气氛.

(2)亲切口吻——引餐.要保证幼儿在最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下进餐.餐前不能训斥幼儿,不能强迫进食,造成环境压抑.进餐前,教师和家长要以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看一看颜色、闻一闻香味、尝一尝味道,从而引导幼儿开始良好的就餐习惯.

(3)积极表扬——固餐.每次对稍有进步的幼儿要积极表扬.在幼儿园,我们为每为幼儿制作了一本“我的就餐记录本”,考虑到小班年龄特点,所以我们在记录本中以图片的形式将好习惯列入表中,让家长在家监督幼儿就餐,并记录幼儿的进餐情况,及时发现幼儿的进餐问题给予纠正,以这样的表扬来强化和稳固今天就餐的行为.这样一天又一天下去,幼儿在表扬中将逐渐建立自己的良好就餐行为习惯.


(4)自主选择——悦餐.家长在选择第二天吃什么菜肴的时候,可以让幼儿也加入到讨论的行列里,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在幼儿自选的基础上,家长加以适当的引导,如介绍一下这种菜的营养价值,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好处.有了幼儿的参与,在就餐的时候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就餐行为习惯.

3.家园一致要求,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1)耐心引导,打消依赖心理.家庭和幼儿园中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要等人喂,这样的幼儿要占50%.应该说这类孩子很聪明,他们很能掌握成人的心理;我不吃你会看不下去,你会担心我挨饿,你最终会来喂我.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采取家园一致的形式,打消孩子依赖的念头,采取耐心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拿着调羹吃饭.

(2)座位调控,发挥餐伴作用.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同伴或家长的榜样能引起幼儿注意,更能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进餐时我们应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将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饭,不掉饭粒,细嚼慢咽的幼儿当作典型榜样,去教育其他幼儿,让他们主动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把进餐表现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的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他们,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朋友吃得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3)浅尝即可,逐渐加量.不愿意吃的东西摆在面前,是一种压力,非常影响进餐的情绪.这时对量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给幼儿减轻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

“浅尝即可”是第一步,尝一小口,试试味道.反正就是一口,吃下去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应.因为少,所以只是浅尝,压力相应地就会比较容易排除.这一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得让幼儿的身心慢慢地适应食物、接受食物.“逐渐加量”是一个慢慢的过程,由少到多,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等待.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新城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