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基础》课程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944 浏览:105897

摘 要:《审计学基础》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和核心课.该课程讲授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审计学基础》课程,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本文中着重探讨基于工作任务为驱动的《审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与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企业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如何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迅速适应企业的相关岗位需求,与本科生在就业竞争中占有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一要务.《审计学基础》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和核心课.该课程讲授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一门较高层次的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既是帮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回顾,也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审计学基础》课程,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本文中着重探讨基于工作任务为驱动的《审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课程培养目标

《审计学基础》的培养目标首先应满足向社会培养基层会计、审计岗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次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本课程的目标应确定为培养综合素质过硬,既有会计知识,又有审计、税务知识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审计学基础》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审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审计实务工作的情况,掌握审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根据近几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学生的工作去向主要有:第一、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第二、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助理、税务稽查助理的工作;第三、自主创业.如果从事会计工作的话,虽然不直接参与审计工作,但是会计工作会面临审计工作的监督,所以会计必须知道审计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如果毕业生直接去向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助理等工作时,审计也就成为他们必需的技能了;检测设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更需要掌握审计知识,否则无法应对社会各界的审计活动.

通过学习《审计学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全盘账务处理能力,具备一定的审计职业分析和判断能力,具备处理审计实务的相应专业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审计学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创新意识、诚信的个人品格等.

二、以审计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按照注册会计师实务工作中的项目组分工进行的.初级的审计学课程要向学生讲授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基础理论和审计实务.具体而言,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审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概念和作用、审计的对象、审计的目标、执业准则、职业道德规范、法律责任和审计方法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的审计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审计的基础理论,包括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风险、审计抽样技术、内部控制及评审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审计理论结构.第三部分是审计实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以及审计报告、验资与资产评估.《审计学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按照注册会计师实务工作中的项目组分工进行的.通常,现在的审计实务工作,需要将企业财务报表内容与重大错报风险、内部控制评估、测试和实质性审计程序相结合,分为五大循环.这种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务工作完全吻合.

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及时让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的问题,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真正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在讲解每个循环之后,还要辅助于各个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写练习.这样使学生对审计程序、方法等枯燥的理论和具体的工作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三、科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传统

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而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已完成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变.除课堂讲授外,大量地使用以下创新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果教师只讲授基本的审计理论和方法,

学生心中只有枯燥乏味的印象,很难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法是以大量的上市公司审计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这些个案的企业的某一事件或某一方面的深入剖析,解释审计基本问题,深入分析了审计案例造成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比如在讲授“独立性”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或发放纸质资料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美国安然公司审计案”,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后为案例讨论进行准备,如“详细阅读案例资料,然后列出体现安达信独立性存疑的描述.”“如何违反了独立性的原则?”“课后收集与独立性相关的案例.”等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各组派出代表进行阐述,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评价并归纳总结.

课程中大量案例的运用,既紧密联系了国内外审计实际,也使学生增加了动脑、动手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审计相关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了学生的审计判断、分析能力,最终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探索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审计实务部分的销售与收款循环为例,第一步,在项目开启之前,由教师按审计方法、审计程序设计好项目资料,并提前一两个星期将资料发给每一位同学熟悉;第二步,学生分组,对项目的开展与实施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制订审计计划.第三步,利用实训室资料或校内外的实习基地实施审计,让学生体验审计工作各岗位的业务处理过程,熟悉各岗位的职责要求和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道德,编制与该循环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第四步,由教师对学生的审计过程和结果以及团队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去了解审计业务.让学生感受到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实质是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的书面证明.教师为实验的设计者和评价者,而实施和组织者由学生担当,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的激励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

(一)传统考评方式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这一种形式.考试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只需要在期末时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即可通过考试.这种方式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进入实际工作状态时却无所适从.

(二)丰富课程考评方式

目前多数学校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采用“平时”+“期末考试”的方式.要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培养目标,就应该丰富“平时”和“期末考试”的内涵,并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占60%-70%.考核的重点应落在学生学习过程上.“平时”的内涵包括课堂表现、项目报告、案例分析、社会实践、课堂讨论、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而期末考试也应该形式多变,闭卷或者开卷,或者小组讨论完成一份审计报告的撰写.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打造多元化的教学团队

审计实务工作是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岗位,对学生就业后的职业要求较高,对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就更高了.要求从教的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

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又可以承担实训教学的教师.而且审计方面的知识更新快,因此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可以紧密与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的稳定联系,也可以成立实体的会计师事务所,由教师带着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开展真实的工作.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学,还应该有足量的时间去参加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不断提高他们的审计实操能力.

(二)引进教师,与企业灵活的合作方式

可以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机构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作教师.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在审计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但是这些专业人员的日常工作一般很忙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校承担教学任务.所以学校选择合作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学校可以将课堂设到事务所的办公地点,也可以派遣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真实企业进行审计工作.灵活的全作方式对合作双方都是有益的,因为各大事务所在业务繁忙的时候,需要合格的审计助理做大量的基础工作.灵活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达到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也能满足事务所对稳定、低成本的助理人才的需要.□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