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846 浏览:58021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培养法律精神,引导大学生顺利成才的重要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我们精心选取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社会热点、焦点的八个模块进行专题式教学.实践证明专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培养法律精神,引导大学生顺利成才的重要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前我们完全根据教材体系,按照章节组织教学,再加上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实效性差,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不理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我院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从2009年开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积极开展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改革,从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反馈、教师的自查、专家组的评估等方面来看,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教学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思路

我们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将本课程的一般要求和落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以及我院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力求把课程建设成为深受学生普遍欢迎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及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的课程.

教学改革是否成功,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前提.如果完全按照国编教材的体系授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反应,因为很多内容大家以前通过各种途径有所了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的课程改革即从教学内容着手,并结合现代的教学手段以及学院推广实施的CTE教学方法进行了完整的专题式分模块教学.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教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依据(国家统编教材体系分为珍惜大学生活、追求远大理想、继承爱国传统、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尊重社会公德、培育职业精神、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制度)结合国内外一些优秀教材,同时联系我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打破了原有章节的限制,重新设计了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采取专题式分模块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精心选取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社会热点、焦点的八个模块,这8个模块分别为:大学新起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爱国与责任;人际交往与沟通;大学生婚恋观;道德与生活;法理学;部门法学.

通过这八个专题模块的教学,我们力求把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融入课程教学中.在基础性方面,注意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在前沿性方面,注意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在时代性方面,一方面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同时,关注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等具有时代特点的课题.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我们的特色是增设了两个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专题:分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与沟通.通过心理健康专题(包括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两部分)的学习,我们的学生懂得了正确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继而学会悦纳自我,肯定自我;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专题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在明白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重要性的同时,学会了基本的沟通技巧和社交礼仪,而这两方面内容在国家统编教材中占的分量很小.

(二)现代教学手段与CTE教学方法与改革的结合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不同专题模块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任课老师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分析,以集体的智慧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制作了精美课件,以所设计的精彩案例、场景为介体,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讨论活动、情境模拟中来.由于任课教师独特的视角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不仅加强了学生感同身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参与意识到“成大器者必以德为先”的道理,掌握了道德选择的原则,同时大家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及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正确的恋爱观,法律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重要性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学到了许多原本教材中所没有的知识.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教学课程改革的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从2009—2010年第一学期开始,涉及09级、10级、1本科上百个班,所有任课教师三学期学生评教均为优.通过课程改革,学生也慢慢改变了对“思修课”的偏见,也越来越喜欢上了“思修课”,觉得“思修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它能解决自身思想上、学习上的很多实际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思修课”的热情和求知欲,同学们人人乐学,个个愿学.同学们一致认为在思修课上,学到了好多从来没有学到过的东西.的确,在教学改革后,课程教学内容中大而空的东西少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与人沟通,这些课题必将为同学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在2010年10月份陕西省对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专项评估过程中,评估专家组在了解了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情况之后,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2010年12月院课程改革的检查评估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改革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实践证明,专题式分模块教学能不仅可体现时代感和针对性,可促进教研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更强的探究性、更大的跳跃性和更难的理论深度.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教学课程改革的体会和努力方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经历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相统一的过程.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发学生的切身体验.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德育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还是受教育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这点也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证实的.

但不可否认,任何的改革要想取得完全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中,老师一直是推广比较困难的一部分,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加强与老师的沟通、稳定教师队伍,这个问题总会取得最终解决.另外,我们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摸索,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完善我们的教学内容,努力加强各专题之间的逻辑性和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度,争取早日把这门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深受学生欢迎、并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