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教案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07 浏览:17095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

2.建立“5”,“3”的音高概念.

3.进一步巩固×、××、××××三种节奏.

4.将音乐和自然学科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把大自然的常识牵引到对音乐的创造与表现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巩固×、××、××××三种节奏,

分别用p、mp、f的力度来演唱,来表现风铃的声音.

教学难点:巩固×、××、××××三种节奏,

教学用具:碰铃、风铃、钢琴、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唱音阶,复习音高手势图.

回忆音高手势图(老师出示音高的手势,学生唱相对应的唱名)

留心听反复出现solmi的音高

让学生在自己的音乐小金库里面存入了sol、mi这两个音

在教学《风铃》时,我先把风铃隐藏起来并摇一摇问:你听,谁在说话啊?

生1:三角铁.

生2:碰铃.

生3:铃铛.

生4:风铃.

出示道具风铃.

出示PPT各种风铃图片,直观的感受静态的风铃,和动态的风铃.

用刚刚的音乐小金库的音回答老师的问题.是谁在说话啊?

弹琴,它们是“Sol—5、mi—3”

“53︳53︳”

风铃,风铃

【片断一】:巧用实物帮助理解歌词.掌握节奏.

我问:我的小风铃是怎么说话的?你能来学一学吗?

手拿道具,把手藏到钢琴后面.

(师用碰铃代替风铃敲出节奏)X、X.

生:叮、铃.

师:××、××.(相同的节拍和速度)

生:叮铃、叮铃.

师:××××、××××、(相同的节拍和速度)

生:叮铃铃铃,叮铃铃铃.

出示三种节奏:以同样的节拍速度进行学习,拍打.

X、X

××、××

××××、××××、

分小组反复练习节奏

听录音,熟悉歌曲旋律.第二遍小声跟唱.

片断二:运用情景体验,自然地引到歌词的意境中去.唱出歌曲的力度.师:联系已经学过的三种节奏,听3段音乐旋律,风铃分别都是怎么样在响的.

生:开始慢慢响,后来叮铃叮铃响得很快.师:对啦,我的小风铃叮铃叮铃,我说话儿它都懂!你看,我说小风铃响一响(师轻轻的摇动风铃)我的风铃是怎么做的?

生1:小风铃响的声音很小.

生2:你的小风铃摆动的很慢.


师:是的我的小风铃轻轻的响了几声,那么你觉得风铃是受到了什么样的风吹拂呢?

生1:很小很小的风.

生2::微风.

师:你看,我的小风铃它又响起来了.(稍微快一点摇动风铃)

这又是什么样的风吹拂它呢?

生:比刚刚大一点的风,是轻风.

师:那么我的小风铃啊,它继续响一响.(使劲摇动风铃)

生1:哇!好响,是台风吧!

生2:是狂风.

师:对啦,同学们,你看风铃受到不同的力度的风吹拂,能够发出不同声响的声音.

微风的时候,它低回婉转的唱.轻风的时候,它愉快的歌唱.狂风的时候,它发出警号,急速的唱.所以我们唱的时候也要分别用p、mp、f的力度来演唱,来表现风铃的声音.最后出示歌词:老师这里有一首专门写我的可爱的小风铃的歌词,你能说一说吗?出示歌词.跟琴听旋律,学唱歌曲.唱熟旋律之后,分别用p、mp、f力度演唱,并较加上动作进行表现.画一画、做一做学生学会歌曲后,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画一画心中的风铃,在背景音乐《风铃》的歌曲伴奏下,欣赏自己创作的风铃,感受琳琅满目的风铃的美妙魅力.

教学反思:《风铃》是一首流畅、轻脆,容易上口的四二拍的儿童歌曲.歌词把大自然的常识牵引出来,让学生感受到风铃在不同力度的风吹下的不同响声.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巧用图片、实物帮助理解在教学《风铃》这首歌时我先让学生听是什么乐器的声音,风铃──叮铃铃铃,然后用图片和道具风铃去亲身感受铃声,最后再以不同风力大小下的风铃响声呈现歌词.巧用实物有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事物,充分理解歌词的含义,帮助记忆.

二、带有实际情节的歌词的记忆法艺术源于生活,在低年级歌曲教学中我一般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参与.小朋友看到漂亮的风铃先是喜爱,听到铃声之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听觉体验对风力、铃声特点,总结归纳,让他们更加深刻的感受铃声.学生仅用了几分钟就很轻松地记住歌词了.教学中我借助形象、直观的生动画面,引导学生在提高记忆歌词能力,使学生在歌曲学习中,自身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利用表演来加深对歌词的记忆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等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低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边做动作边唱歌曲.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在课前把动作编好,上课时让学生模仿.或者是让学生自己编创微风,清风,狂风时候自己的肢体来表现风铃的摇动.从而达到快速记忆歌词的效果,并且达到了用编创的动作表演歌曲的目的,一举两得.心理教育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总之,在歌曲教学中不能单一的使用同一种方法,即使方法再灵,永久用多了,也就灵不起来了.一个聪明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征,使用各种各样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这样学生肯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