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幼儿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851 浏览:157218

【摘 要】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不能从客体本身获得的,而是要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只有寓教于生活和游戏之中,才能让幼儿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

【关 键 词】寓教于乐,增强其自信心,探索精神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89-02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的知识性、抽象性、概括性很强,所以幼儿学习时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依据数学知识的这些特点,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不能从客体本身获得的,而是要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只有寓教于生活和游戏之中,才能让幼儿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这种体验和经验是幼儿建构初级数学概念所必须的.

(一)寓教于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纲要》指出:“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寓数学教育活动于游戏之中,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小班的“按颜色分类”这一教育活动中,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


老师叫到红形的时候,手持红形的幼儿站起来举起手中的图形,其他幼儿蹲下不动.结果在活动实施时,发现到这个游戏的设计,忽略了小班幼儿的直觉思维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点.不仅没有达到隐含的教育效果——按颜色分类,而且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没有能充分发挥.发现问题后,我立即改变了方法,优化了这一游戏活动.先让幼儿捡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以后,随音乐做游戏.游戏停止,图形娃娃都回到老师的身旁,红图形找红色的房子,黄图形找的房子,绿图形找绿色的房子等这样一来,幼儿情绪高涨,全身心投入卜也都能按要求自主地做好分类活动,在多次的交换图形中,幼儿都能在自由的游戏中按颜色进行分类,教师也实现了在游戏中教育价值的引导.

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所以,它己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一种教学手段了,而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基本活动..因此,每天晨接待时,我总要让幼儿数数班里有多少人没来,或在排队时让幼儿一一报数:“1、2、3、4、5、6等”这样,幼儿边数数边游戏,不但易于接受知识,而且易于理解概念.寓教于乐,真正体现了教师和孩子是“玩”“数学”而非”“教”数学,幼儿的学习活动始终是一种愉快而又充满乐趣的活动.

(二)操作中学,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增强其自信心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通过借助于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单纯地向幼儿传授讲解,既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如何优化数学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更有效主动地学习、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呢实践中,我发现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由于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所以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的活动,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通过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这种材料多数是幼儿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品、玩具等),并且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使他们都有操作的机会,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这种活动能够充分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的注意和兴趣转向数学的结果,幼儿为自己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而感到高兴.例如:幼儿独立地分辨出各种几何图形,并将它们一一配对,或者是按老师的要求,操作时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有了成功的体验.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幼儿对数学活动有了兴趣,同时也增强自己操作的自信心.再如,在教幼儿学习“6”的组成时,可以让幼儿把6个实物分为5个和1个、4个和2个、3个和3个,再把5个和1个、4个和2个、3个和3个合起来成为6个.通过这样操作活动,幼儿不仅能理解了6的组成,还能体验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有了初步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同时,由于操作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也使幼儿获得多种数学感性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随机教育,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怎么写作,幼儿和我们同样生活在这个客观世界中,周围的事物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真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因而最容易被理解,而且解决起来比大人给他们的那些问题容易得多,他们还会感到自然、轻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对幼儿进行渗透性、随机性的教育,培养幼儿注意发现、获得、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幼儿在收放玩具时可引导他们学习归类;分点心时,摆椅子时,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以及与小朋友的一一对应关系;幼儿在园过生日分蛋糕时,引导幼儿学习等分;散步时,可引导幼儿比较树的粗细,楼房的高矮,距离的远近;春天,在花坛里,可引导幼儿观察的数量、颜色,并提出问题:“有几朵红花有几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让幼儿学习自编应用题;秋天,还可以带领幼儿拾落叶,引导幼儿按大小形状、特征不同进行分类计数等等.

课堂教学与生活因素是密不可分的,运用贴近幼儿实际的“生活情景”进行随机教学,就能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认识数学规律,真正使幼儿能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因此,对数学教育活动的最优化,将会给幼儿带来一个崭新的主动探索的世界.

以上是我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的一些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工作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学方法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还应该看它是否对幼儿园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的变化,各种教育方法相应而生,特别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人才的素质越来越高,相应地要求在使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素质也要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学方法,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