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82 浏览:130764

摘 要:现代学认为,知识具有情景性,被个体重新构建并获取.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情境有密切的联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关 键 词 :情境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14-0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着眼点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创设多姿的情境,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和一定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达成陶冶情感、情通理达、促信之目的的教学方法[1].

一、思想品德情境教学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情境是“情”与“境”的结合.“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境”指学习环境、知识文化背景以及各种活动等.其特点是形象直观,潜移默化,感染力强.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对人的情感具有特定的作用.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不仅能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具体表现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著名教育家拉伊指出,教学中,要强调驱力、兴趣和注意.因此,要使教学成功,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情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创设与教材相融合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这就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刻变得非常生动具体,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2.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中便会思维活跃.情境教学融听、说、做为一体,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手、嘴、耳、眼的功能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思维活动,进而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深刻、完整的理解,并易于巩固,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情境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设疑激趣,能激起学生瞬间的思维火花;通过在特定的情境中对事例的阅读和自身实际的反思、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和社会的理解与认识.这样,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能力培养上互相帮助,学生之间进行大量的交往、情感的协调接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二、创设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已被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所接受、关注,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思想品德教学中.但很多教师纯粹为了“情境”而“情境”,没必要的教学内容也设计情境教学,或者所设计的情境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创设情境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渲染原则

情境教学是“情”、“境”相结合.一位外国著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呼唤,鼓励学生.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只有融入了教师丰富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积极的情绪.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讲,人有了积极的情感,就会满怀信心地去渴求知识的真谛.教师情感氛围的渲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可以是喜的、悲的、动人的、令人气愤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情绪,都应该是发自教师内心的真情实感,如果是检测惺惺的“做秀”姿态,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负面的情绪.

2.回归生活原则

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倡导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真正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充满了问题与矛盾的课堂.思想品德教学实例来源于生活,道理也寓于生活情境之中.“启”而不“发”是教师引导时经常遇到的困惑,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将情境设置放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区之外[2].教育学和心理学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对学习情境越熟悉,对学习内容越有生活体验,更能激发他们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深入探讨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把学习看成一种快乐,学生的参与度高,更乐于接受知识.

3.遵守适度原则

在情境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问题设计的难易度.问题难度大容易造成学生的压力,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基础差学生易处于放弃,依赖他人或等待答案的状态,成为课堂的看客,基础好学生掌握话语权,变成他们的课堂.在教学情境问题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出发,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渐进的问题系列,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探究,让学生都做课堂的参与者,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由探索的精神,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三、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采取不同的手段、方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如果过多地或单一地采取某种情境,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下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游戏活动、幽默笑话、歌曲回放三个方面来阐述.

1.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就是通过教师的组织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情景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呈现问题、解决问题.游戏活动教学注重寓教于乐.初中阶段的学生一天除了体育课之外,很少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对参与活动往往有着极大的热情.因此,活动游戏能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冷静、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3]. 例如,笔者在全市生本课堂汇报课――《社会生活需要合作》导入时,设计“孤掌难鸣”“一支筷子与一把筷子”游戏活动.笔者引道:“今天,来自本市不同学校的老师亲临指导我们上课,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话音刚落下,学生热烈鼓掌.又引道“现在,增加鼓掌的难度,每个人只能用一只手完成鼓掌的动作,你们能行吗?”学生先是一愣,接着邻座的学生纷纷相互单手击掌,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接着,请同学出来体验:折断一支筷子与一把筷子.三位同学尝试之后请他们谈体会.这样,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的知识,感悟“社会生活需要合作”的道理,也很自然切入课题.

2. 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突出了问题所在,并且给学生带来了轻松愉快的心情.把它用于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创设,容易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思想品德》(粤教版)八年级上册“世界文明,千姿百态”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世界文明的差异,给学生讲了一个这样的小幽默:一个美国人从中国回到美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感受.他说,在中国吃一顿饭,要打三次架.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让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世界文明是多姿多彩的,并领悟了我们要尊重其他文明.

3.歌曲回放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现在的中学生可以说是在音乐中成长起来的,而他们对于音乐的感悟力也是很强的.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来创设令人舒畅的教学情境,活跃学生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思想品德》(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理解与宽容”时,为了能让学生认识理解的重要性,播放了《理解万岁》,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歌声中领悟了理解的作用.

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的运用,使教师能创造性的“教”,学生主动性的“学”,学生占领了课堂,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