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890 浏览:116728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活动充满了“即兴”性.未来的社会,已不在允许社会成员在接受任务之前有足够的时间.许多活动将充满挑战性、探索性和即兴性.作为音乐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舞蹈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 键 词 :音乐;舞蹈;突变式创造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98-01

随着时代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活动充满了“即兴”性.未来的社会,已不在允许社会成员在接受任务之前有足够的时间.许多活动将充满挑战性、探索性和即兴性.学生必须具备突变式创造思维能力.而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时唱、时跳、时听、时悲伤、时高兴,通过各种表演获得充满创造性的愉悦.


一、平时让学生多欣赏舞蹈作品

舞蹈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舞蹈表演,既要求学生身体各部位协调一致,又需要思维、听觉、视觉的完美统一.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这种综合艺术,教师要在平时多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成品舞蹈供学生欣赏,如蒙族舞蹈、藏族舞蹈、汉族舞蹈、现代舞蹈,并给学生讲清楚各民族舞蹈的特点,以便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所谓见多识广、聚沙成塔,在日后的音乐课中,学生可边学歌曲,边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自己想象创编适合歌曲节奏特点的动作,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就可边唱边舞.不光从中体验到快乐,而且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还打破以往“教师编,学生做”这种机械式模仿.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自行发挥,自我表现,这样通过自编自演,既培养了学生的乐感、节奏感和美感,又使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了音乐及歌曲中的歌词内容,还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的得到发挥,另外,欣赏舞蹈为学生日后舞蹈创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以民族舞蹈为载体帮助学生唱好民歌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由此可见,舞蹈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引导,怎样去激发孩子们的热情.

在幼儿园及小学教材中,编者安排了大量的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的曲目,旨在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使悠久而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在教学中,我以民族舞蹈为载体,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从而激发孩子们歌唱情感,起到了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

1.以舞蹈把握节奏,体味歌曲的韵味.载歌载舞是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其歌曲的节奏与舞蹈的韵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在教少数民族歌曲时,先让学生边拍打歌曲的节奏,在教与歌曲节奏相吻合的舞蹈动作,如《我爱雪莲花》是一首藏族民歌,其特点是后十六分节奏,我着重抓住两个典型动作“退踏步前后甩袖”、“单靠双臂甩袖”,膝关节有韧性的一曲一伸,身体随着晃动,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合着音乐踢哒起舞,用自己的形体充分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同时把身体对舞蹈的韵律的感觉传递到歌声中.

2.以舞蹈引发情感,感悟歌曲分格.《乐记——师乙篇》中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等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感情的升华.因此,借舞蹈抒情是音乐教学的最好手段.心理、生理学家把一种感觉引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称为联觉.舞蹈最能体现联觉现象,并能创造一种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联合体.当我引导学生体会《苹果丰收》内在情感时,用朝鲜舞蹈激发联觉,让学生感悟和歌曲旋律的共同特点——轻盈欢快.在课堂上创设与歌曲相符的艺术氛围,“苹果树”和“摘苹果的姑娘”由学生、教师交换扮演,这样学生就自然的进入了音乐的情景中,在情感的支配下,孩子们用心去唱,用情去舞,达到了声音和舞姿的完美统一,找到了喜获丰收的愉快感觉.

三、合理的利用小组合作机制进行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力的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学生有了自主、合作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处于优势的学生可帮助这方面弱的学生,从而形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良好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在我院幼儿多教室少,班额大,室内活动范围有限这个主观条件的限制下,教学中我有效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在音乐课中进行舞蹈教学.

由于室内活动场地有限,在音乐课中进行舞蹈教学时,我常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轮换流动的活动方式和竞赛方式.例如,在学习歌表演,《粉刷匠》时,首先,请孩子们边唱边编排手上动作,等编好后可先请1、3、组和教师在活动室里结合手上动作编排全部动作,而2、4、组可坐在椅子上欣赏音乐,复习歌曲或以前学过的舞蹈,半节课后互换活动形式,学生们有新鲜感又补充了室内活动场地的不足,真可谓一举两得.最后,等全班都学会后,可全班组与组间进行竞赛,看哪个组学的快、跳的好.这样对于发挥学生的潜力具有促进作用,而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能促进小组成员相互团结,更使他们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近几年,我在音乐教学中,紧紧抓住舞蹈这条主线,我深知“在舞蹈开始的地方,也就是语言停止的时候”.在音乐课相似度检测入舞蹈教学,让孩子们通过音乐舞蹈这两个窗口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健美肢体、联络情感、培养合作能力、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