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高效教学之路在何方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42 浏览:31252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品德课堂改革也不断创新,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思想品德课追求优质、高效、和谐的课堂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奋斗目标.但随着“减负”的推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课时减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加,反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为此,本文试从如何构建思想品德课和谐课堂谈谈几个方法和策略.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高效教学;和谐课堂;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1.新课程呼唤“和谐”教学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实际上就是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实施和谐教育.

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解决了当前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重的问题,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轻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应用.

2.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匀称.和谐课堂就是以课堂为平台,按照系统论观点的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目的.

二、和谐教学的目标剖析

1.目标一:“师”与“生”的和谐

传统课堂中,学生是配角、是观众,而现代课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是鲜活的、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真情实感,尊重学生主动成长.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能激发、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2.目标二:“教”与“学”的和谐

和谐课堂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体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了一个和谐的教学共同体.教师“教”的过程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学”的过程是探索如何去打开知识的“锁”,“钥匙”打开了“锁”,便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了.

3.目标三:“环境”与“气氛”的和谐

新课程教学非常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但仅仅教学形式多样化还是远远不够的.和谐课堂要求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内心情感,让学生能有感而发,有感愿发.


4.目标四:“文本”与“人本”的和谐

思品学科的文本(教材)与人本(教师、学生)的有机整合,是构建和谐的思品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需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新思品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因素,应该认真去挖掘.

三、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教学

1.创设和谐情境,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

现代的课堂教学,教师虽不再是主体,但却还是台上的主角.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互相影响,关系到和谐的课堂创建.试想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教师如果微笑着来到课堂,那么定能给一堂课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和谐的关怀、期望、语言等情感信号对学生有着激励、督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爱心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弛骋想象.

2.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验中,“重过程和方法”的目标取向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大胆创新和不断探索,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为学生创设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学习过程,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协作者.为此,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相信每一位学生具有创造的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其次,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观点即使不妥,也不要轻易否定,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

例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问:“你们有没有通过网络交往外国朋友?”大部分学生回答“没有”,而其中一位男生回答:“有,不过不是通过网络,而是在飞机上.”笔者马上追问后来是如何交往的,学生回答通过手机、MSN.笔者总结:我们现在通过科技信息网络交友更加便捷,殊途同归,同样达到效果.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得课堂、和谐和高效,课堂目标的达成更轻而易举,并且能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其认知能力和水平.

3.尊重学生的差异,赏识学生的进步

我们的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学生身上的不同禀赋、潜力和才能,都应予以充分的鼓励、支持和培养.承认差异,平等对待,因材施教,是教师工作的素质,也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满怀对每一位学生的爱,承认他们的学习差异,给每一位学生创造表达和发挥的机会,那么课堂上,就会人人主动,人人发言.这样就能保护他们的自尊,树立他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兴趣,创新他们的思维.

4.打破传统作业模式,自助餐式与合作式作业结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课时与原来相比大大减少,这使得不少学校教学出现了“堂内损失堂外补”的现象.有的教师布置过量的作业,以致学生怨声载道,疲于应付作业,而没有时间进行知识的自我巩固完善.这针对教学中不和谐的情况,教师可以试着用自助餐式作业与合作式作业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根据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观点组织学生探究,撰写社政小论文,并在暑期组织进行社会实践进行深入调查,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5.依托生成的教育资源,享受灵动和谐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生成的资源为教学目标怎么写作.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例如:有位教师在进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学时,提出问题:吸收外来文化需要吸收它的哪一方面?有的学生认为应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等这时,突然有个学生提出,外国的社会制度也是需要学习的.此话一出,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喧哗.“哦?说说你的理由!”教师说.“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那么穷,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有学生起来反驳:“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另一位学生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要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争论告一段落,学生都等着教师发表意见.教师说:“从刚才的争论中,同学们已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落后的客观原因.在这里,老师只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课后思考: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这堂与教学计划有较大出入的课结束后还让许多学生思绪万千,可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课,关注了课堂动态生成.

四、构建和谐课堂的实践体会

1.兴趣贯穿课堂,让学生感到有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教师要凭借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精心构建课堂,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在课的起始阶段,可用故事悬念、情境设问、疑问启思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发展阶段,可用揭示矛盾、比较对照、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联系实际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结束阶段,可用质疑问难、讨论延伸、心得体会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

2.师生相互“倾听”,提升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由于“说”的双边性、多边性,“说”不再为教师所独有,学生应该获得“说”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和愿望,并要爱护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营造出生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思想品德课堂上必须先有学生“说”的声音,然后才有教师的倾听和评议.听不到学生声音的课堂并不是优秀的课堂.为了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活力,教师就要研究怎样使学生“说”.

(1)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

初中生不愿提问、不敢提问、懒得提问是造成思想品德课堂死气沉沉的基本原因.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创设出的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

(2)教师要善于在“说”的过程中设置矛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学习中的矛盾就是学习中的“问题”,它是由认知冲突引起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出前后矛盾的概念,有意识地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在矛盾的冲突与转化中发现问题.

(3)教师“听”完后要及时进行点拨式的“说”.

所谓“点”就是指“画龙点睛”或“点石成金”.所谓“拨”就是拨去云雾,使学生开窍“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障碍或疑惑,用画龙点睛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教师的及时点拨是灌输领悟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旨在搭桥路,释疑解惑.

3.体现德育无痕的育人要求

凡是优秀的课堂教学,教师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作为教学的支撑,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或通过正面引导,或通过榜样的力量震撼学生的心灵,或通过正反观点交流碰撞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建立起平等、和谐的课堂,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例如:教学“受教育――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时,教学重点为“自觉地珍惜等”和“自觉地履行等”,笔者以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作为教学案例,由浅入深地创设了一系列的检测设:张慧科从成长的角度辍学行不行?从择业的角度辍学行不行?从受教育的重要作用来看现在辍学行不行?从义务的角度看辍学行不行?让学生在检测设中探究,在探究中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把受教育变成自觉的行动,体现德育的要求.由此想象,这样的设计对学生的影响将是长远的、深刻的.

总之,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思品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懈地探索和努力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