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虚词教学指导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789 浏览:105804

摘 要: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共同构成文言句式的词汇,它们没有实际的意思,在文中起到缓冲音节、连接语言关系等作用.就如何提高高中文言虚词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

关 键 词 :文言虚词;高中语文;授人以渔;知识迁移

概括地说,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助词、连词等等,它们在文言句式中各司其职,只要我们教法得当,就会让学生轻松掌握各种文言虚词的作用、意义和用法.这里就从教学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句中求意法

虚词虽然没有实意,但是没有虚词就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反过来结合句子理解虚词才是正道.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文言文,读多了就产生了语感,就能站在句式的高度来推定虚词的意思.比如,大家都看过古装剧,可能比较熟悉“何罪之有”这个句子,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所以很容易理解“之”在这里代表倒装(状语前置).

2.根据上文推定.例如,《孔雀东南飞》里面的“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学生根据阿母说话的意思是“千万不要为一个女人去死,你们贵贱不同哪里算薄情呢”,就可以判断“何”的用法是“怎么”这个义项.可见,句中求意法是照顾大局的最基本的虚词学习的方法,我们千万不能断章取义,那样肯定理解有失偏颇.

二、从固定格式推定

虚词和实词既然各司其职,那么虚词当然有虚词的固定位置,虚词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对虚词在固定位置中发挥的作用了然于胸,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建模思想.例如:

1.虚词放在动词前后表被动句式:“鲁隐公慈而杀于弟”中的“于”;在谓语动词前加“见”表被动:“厚者为戮,薄者见疑”中的“见”;“为+实施者”表被动:“止,且为三军获”.

2.虚词表示倒装句:如“何陋之有”“何罪之有”表示状语前置,“唯利是图”的是表宾语前置等.另外,还有“是以”为“以是”表示的倒装,翻译成“因为这”也是一个固定格式.虚词的固定格式需要我们认真总结,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实际上,虚词在语法中比实词灵活,它能在不同的场合体现不同的意思,表达不同的语气,抒发不同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虚词的灵活,才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对虚词进行总结,完成知识建模,全面掌握千变万化的虚词功能.

三、总结加上练习

文言虚词教学可以采用总结虚词用法,然后进行训练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积累知识量较少的情况来看,教师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虚词进行用法总结,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量.同时,在总结之后进行相应的习题训练,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虚词的用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形成知识运用能力.例如,较为常用的虚词“之”在文言文课外之中经常出现,教师可以针对“之”进行虚词用法总结.

1.用作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如: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


2.用作助词.相当于“的”或者是不存在意义.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等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然后组织练习题目: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

(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比较传统,但是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总结知识点”逐步养成不断积累、不断运用的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文言虚词教学的心得体会.总而言之,文言文虚词教学有多种教学方法,重点是教师要利用这些学习方式做好教法的转变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