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604 浏览:80774

当前电脑技术被应用于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血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手段束缚了学生思维.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是教师以个人对文章和所选择使用的媒体的理解替代文章和媒体本身的内涵,由于教师受自身素养所限,对图片、影视、音乐等媒体的认识和理解大多较为简单化和表面化,甚至有时会出现片面或错误的认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这样的媒体将这种认识传输给学生,客观上对学生的阅读就起到了限制和误导的作用.

2、多媒体教学手段丧失了语文特性.在许多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上,我们常常发现不少老师们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音乐欣赏课、资料展示课甚至是生物课、物理课,课堂中充斥着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课堂的表面热闹替代了对文本的阅读,这种不同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多媒体展示让听课者耳目一新、惊叹不已.但惊叹之余,大家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堂什么课?语文的“语文味”哪里去了?


运用多媒体教学,注重的是阅读结果,而语文教学本身应该注重学生阅读的过程.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我们不去引领学生触摸文字、品味语言,而一味地去追求多媒体的辅助,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多媒体教学手段阻隔了师生对话.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激活思维,形成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教师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而“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窦桂梅老师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就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

4、多媒体教学手段弱化了生本对话.在时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从上课到下课,文本都由多媒体加以演示,重点的段落都在屏幕上显示,学生眼睛盯的是演示屏幕,思维是跟着屏幕上的内容变化而变化.一节课下来,很少有机会仔细研读文本、认真揣摩语言的精妙,在这样的课堂里,教材已纯属多余.不可否认,演示屏幕上的内容是图文并茂、声色俱佳,但这毕竟不是原汁原味,已经过了老师的加工.

语文是人文化、情感性极强的科目,新课标提倡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细细地把玩文本,才可能领略文中的奥妙、体会文章的感情.教学中只有做到了以本为“本”、以人为“本”,学生才可能和这些艺术大师们的丹青妙笔展开真正的“对话”;而文章所谓的“写法”和“读法”,学生也才能渐渐于“无定法”之中领悟出一些“定法”.

二、初中语文课堂合理使用多媒体的策略

1、立足语文,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因素.教学是一种传播,根据传播学的研究,传播过程中有所谓的“杂音”,如果“杂音”一多,势必对主要信息产生干扰,造成信息的失真.因此,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与教学主题无关的步骤与材料.一般说来,一个课时的课件页面转换不能太多,页面的转换不能过快,音频、视频、动画的使用要适度,操作要简便容易,教师在使用时要熟练自然,最佳的结果是让学生不觉得教师是在使用课件.否则的话,则会适得其反.

2、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特有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同,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映.如果我们不过多地干预学生,给他们的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时,反而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天性,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3、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语文课程要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均衡发展,面向学生未来可能的生活,就要注重激发学生本来就具有的创造潜能.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万不可以自己或别人的理解和想象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想象.

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热潮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用在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而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纯粹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而怎么写作,语文教师应以教学效果为准绳,扬长避短,勇于实践,实实在在为学生负责、为学生一辈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