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提琴教学的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48 浏览:30281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段描写时都会暗自思忖“什么是梵婀玲”,其实,“梵婀玲”就是西洋乐器小提琴的音译.小提琴传入我国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因其宽广的音域、优美的音色、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备受国人喜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国家对艺术事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小提琴.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小提琴教育的过快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提琴教学经验,试对小提琴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对小提琴教学有所裨益.

培养兴趣是基础

众所周知,小提琴学习是一个枯燥、艰苦并且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要受到严格和规范化的技巧训练,必须坚持练习才能有所提高.传统的小提琴教学大多只重视技巧练习,却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殊不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小提琴不感兴趣,纵有名师又如何?纵有先进的教学法又如何?反之,如果学生从心底里喜欢学习小提琴,对此有着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此时教师只要点拨一二,往往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培养兴趣是学好小提琴的基础,循循善诱的老师都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

伊凡·加拉米安认为:“从广义上来讲,可以把学生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主动型的学生有着创造性想象力的内在要求,这种学生是真正善于进取的,可以培养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另一种被动型的学生,自己什么事都不想做,教师没教的、别人没要求的东西,他什么也不会做.被动型的学生永远也不会在音乐上自主起来,只能成为灵巧的匠人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家.”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主动型学生,主要是兴趣使然.当然,有些学生对小提琴的兴趣是天生的,而另一些同学对小提琴的兴趣则是后天养成的.对于先天有兴趣的同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善于开发.对于那些后天养成的可造之才,教师则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选教材

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学习的进度也不同,所以在小提琴教学中切不可照搬固有模式,让学生盲目跟着教师走,而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最直接的表现是在教材的选用上,教材的选用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学者来说,选择教材时应从他们的能力出发,由简入难,循序渐进.比如,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编写的《铃木小提琴教学法》,徐多沁、周世炯编写的《儿童小提琴初级教程》,张世祥编写的《小提琴精选教材》等,都是自成体系的入门教材.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民谣、流行音乐,把教材生动化、丰富化.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小提琴教材时也很有技巧:有些同学专业基础比较差,教材过于深奥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有些同学专业基础比较好,过于简单的教材则会妨碍他们迅速进步,所以必须有教无类、因人而异、分层指导,可为那些小提琴基础薄弱的学生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入门教材,为那些稍有基础的学生选用开赛的《30首小提琴练习曲》、亨德尔奏鸣曲、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等相对有内涵、有难度的教材;至于对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应选择更有深度的教材,如,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苗岭的早晨》等,以便于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小提琴教学中,教师通常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要求十分严格,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学生演奏时的音准、节奏、把位、指法、弓法、揉弦等音乐基础知识、技术及一些特殊演奏技巧的训练上,教学多按照大纲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同时,为了检查学生对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学校定期举行专业考试,考试可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①这种固有模式,虽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却过分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感知力、表现力以及对作品驾驭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传统的小提琴教学大都是一对一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简单、枯燥、乏味等弊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我们可以在小提琴教学中适当引进多样化教学模式,如采用小组课、集体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模式来进行小提琴教学.如此一来,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的分层指导也容易落到实处.

加强学科综合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所以在小提琴教学中应引入多学科相互综合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授学生练习布鲁赫的《e小调协奏曲》时,可以先让学生去了解一下《牛虻》这部小说,通过亚瑟的人生经历去感受布鲁赫的创作思想,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在学习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越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此一来既有助于学生了解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关系,更能让学生站在更广阔的视角、站在民族化的角度去感受小提琴的魅力;在指导学生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沉思》时可结合历史知识,通过对柴可夫斯基所处历史时期的讲述,让学生了解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历程;练习巴赫的《g小调无伴奏奏鸣曲》时可结合地理知识,让学生通过蜿蜒流淌的莱茵河了解巴赫的创作源泉.

当然,学科综合不是简单地学科累加,必须围绕着小提琴教学的需要来进行,切不可本末倒置、越俎代庖.

借助课外活动推进学习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我们该以何种手段来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呢?笔者认为,创设情境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这里以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饰曲中的人物,通过对故事情境的再现来感受音乐的内涵,体会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凄美的爱情,体会小提琴旋律中的情感表现.

创设情境需要时间,而课堂时间又是十分有限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这一限制.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除了上述活动,我们还可以组织演出和比赛.一般来说,学习小提琴的主要目的并非自娱自乐,而是希望通过小提琴演奏激起更多人的心灵共鸣.演出是最能激发共鸣和展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比赛则有益于学生取长补短、提升技艺.

1论文1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