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新探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806 浏览:67135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要求中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中学语文课中讲授文言文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其今后的自学和深造,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在语言方面打下初步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借鉴文章的写作技巧,有利于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师角色转换,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营造特殊的语言环境,努力培养文言的语感;鼓励质疑,培养兴趣,启迪深思,组织争论,开展竞赛,在文言文教学中努力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了解古代科学文化成就,培养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提高民族自信心.教学要讲究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文言文教学可从夯实基础,总结积累,批判继承等方面下功夫.

一、建构宽松的心理环境,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因为压力、束缚和顺从盛行的地方必然缺少自由的心理气氛,缺少获得表达感受、思维的自由.对于学习者来说,也只有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才能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心理体验,唤起内在的智力潜能,产生强烈的认知需要,增强创新的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1.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不能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让学生“敬畏”.学生避之唯恐不及,哪还愿“亲其师,信其道”.“一位好的教师必须要注重个人修养,力争做到温文而雅.”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向教师敞开心灵,善学乐学.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教学角色的转变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自由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首先应尊重学生的理解所得,多商榷、少武断.其次应多采用激励机制,多表扬、少批评.给学生多一些期望,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不要让人才在我们的手中泯灭.

二、教学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对古诗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诸凡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比如,教初一的《宋定伯捉鬼》、《狼》这一类情节较明显的课文时,我把课文编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有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讲或复述,给学生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对讲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选择一些适于表演的浅易文言文,让有表演天赋的同学进行表演,如《郑人写履》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还可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在老师的启发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回答问题.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文中领略了意境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授人以渔,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受益.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采用“满堂灌”,是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对号入座,学生则一字不漏的记下,使得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模糊的地方,则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调序;最后按照语言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词、通检测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决不放过.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通检测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把有关的字词归类.这样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课外阅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课堂是文言文创新教学的主阵地,它能较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具有封闭性,使得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作品被拒之堂外.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课外阅读,但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许多学生课外基本上没有看什么课外书,不是忙于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把精力放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上网上去了.即使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往往也只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文的阅读上,或几本名著上,而忽视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文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

手段总是为目的怎么写作,只要把文言文阅读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才能愿学、乐学,才真正掌握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也才能使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