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教学例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88 浏览:14280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时代的差异,阅历的有限以及知识的储备等限制,尽管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教学,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仍感“晦涩”,理解起来困难重重,导致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文章常敬而远之,望而却步.

《药》是中学教材小说单元中的经典保留篇目.篇幅长,涉及的人物多,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根据华、夏两家的故事,清理明、暗两条线索,概括故事情节.然后分析、解读人物形象,再讲“药”的寓意,归结小说主题等.耗时很多,但效果却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事半功倍呢?

找到一个好的切入口,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是关键.

分析这篇文章,关键其实就是一个“药”字.这“药”既是华家用来给小栓治病的“药”,也是作者要寻找的疗救病弱的社会的“药”,还是我们突破教学这篇小说僵硬模式,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药”.

于是,便可这样来设计教学流程.

第一层面:返璞归真,开门见山,直接抓住关键点“药”来导入.

设计以下问题:

小说中的药是什么?作者怎样描写的?你对此有何感受?

这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但对进入这篇课文的情境却至关重要.首先,这里的“药”与我们惯常理解的药相去甚远,这里的“药”不是治病救人的药,而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人血馒头,再加上如“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等”“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等”这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引发起强烈的一探究竟的学习兴趣.

第二层面:从书中的不同角色对药的态度以及药的效果入手,探讨主题之一,国民的愚昧麻木.

设计以下问题:

华老栓一家,刑场看客,刽子手康大叔对药持什么态度?和我们一样吗?“药”有没有治好华小栓的病?


这一层面上,学生会在文中找到华老栓一家对“药”视如至宝的诸如“仿佛抱着十世单传的婴儿”“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等描写,会感受到看客茶客们对这人血馒头的迷信和敬畏,会听到康大叔“运气了你,运气了你”的叫嚷,也会看到小栓最后悲惨的结局,体会到华家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悲凉.

第三层面:通过对夏瑜周围人物对夏瑜的态度,探讨主题之二,革命者的孤独悲哀.

设计以下问题:

夏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周围的人(茶客、华家人,夏四奶奶等)对夏瑜持什么态度?

通过文中侧面描写,通过“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不怕打” “劝造反”夏瑜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关注文中人物对夏瑜的态度,就会发现与我们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们来梳理一下就可以看到代表着革命的夏瑜尴尬而孤独的处境,首先是华家人只享用他的鲜血,并不关心他因何而死.然后是茶客认为夏瑜是“疯了”“该打”,更让人感到可悲的是连夏瑜的母亲对儿子也不理解,上坟时现着“羞愧的颜色”.

普通百姓,革命的受益者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如康大叔,阿义和夏三爷那班帮凶了.由此我们看到,群众铁屋昏睡不以为哀,革命者没有同盟者,寂寞前驱,孤独悲哀.

第四层面:归纳总结主题

设计以下问题:

怎么使愚者不愚,孤者不孤?鲁迅先生有没有为我们开出药方?

归根结蒂,核心问题是怎么使愚者不愚,孤者不孤?我们先看鲁迅先生是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的.“等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等”“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先生给我们揭示了冷峻的社会现实,提醒我们要“慰藉”和“疗救”,但疗救中国的治病之“药”究竟在何处,先生并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他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和惊叹号,是一个充满重重思考而又戛然而止的结局.他带来的是战栗,引起的是反思,这正是先生的深刻之处.

本设计的课堂板块环环紧扣、环节、步骤之间浑然天成,同时每个板块、环节的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是水到渠成.这样的堂课设计迸发着智慧的火花,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去感受着鲁迅先生的“呐喊”,不知不觉中,沉重的话题揭开了面纱,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欧琳,教师,现居四川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