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效的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70 浏览:19412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高与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些教师教得很疲惫,学生学得很吃力,但学生的语文素养仍没有得到提升和发展.出现这种状况的关键原因是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在了大量繁重而无效的教学行为上.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减少繁琐的讲解,让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质疑中放飞自己的思想,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一、在预设中生成精彩

有效语文教学需要预设.然而仅有预设也是不够的,因为精彩的语文课堂离不开生成.生成的语文教学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智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切不可将设计的教案复制到课堂教学中来,而生成的过程则是教师和学生的创造过程.

在教学《鲜花和星星》一课时,第一小节我讲得比较多,同学们知道第一小节讲夏天的鲜花很多,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第二小节,我就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读,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有个学生说有疑问,第二小节说星星比地上的鲜花还多,那到底是鲜花多还是星星多?对这一问题大家争论不休.我请大家说出理由.一个学生说,我说鲜花多,因为晚上看星星,有时很少,白天就没有.另一个学生插话,那是星星睡着了.还有一个学生说,有的星星是看不见的.一个学生说,星星一直在天上,白天看不见.一个学生说,我说星星多,那是因为女孩先看见了鲜花,觉得比星星多,后来看见星星,觉得原来星星比鲜花还多,应该是星星多.这个学生根据文章的先后顺序,也有一定的道理.还有一个说,他们打平手,鲜花很多,星星也很多,都分不清谁多了.下课时间到了,孩子们继续争论着,我觉得学生在主动学习了.我认为,动态、开放、生成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二、在参与中不断收获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要转变学习方式首先必须要解决好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这里所说的学习状态指的是课堂教学的环境、教学的氛围和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第七册的《九寨沟》中有这样一段:“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等”课文描写很美,学生完全沉醉于这样的美景之中,于是我说:“如果让你把课文中的描述画成图,你准备怎么画?读读课文,再想想怎么画?”这下学生来劲了,一学生说:“图上应画一些大树,再画一只金丝猴吊在大树上.”马上有学生补充:“金丝猴要画得胖些,因为课文中写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还有一学生说:“应该在树底远处画一个人,金丝猴的眼睛半闭着或一只开着,一只闭着,因为课文中写金丝猴向你窥视.”画羚羊图,有学生说应该画比较多的树和一些羚羊,因为课文中说一群羚羊消失在丛林中.有同学说画的羚羊应该四蹄腾空,因为课文中写的是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有学生马上补充:“可画羚羊的半个身体,有的可只画头,有的可只画屁股、尾巴,因为课文中说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有的说:“在画羚羊时,还要画一些阴影,以表示羚羊跑得飞快.”课后我让学生试着画画,学生兴趣盎然,收获很多.

语文课堂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这样的目的.只有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才(下转第41页)(上接第39页)是高效课堂.

三、在接受中不断创新

听过一些公开课,教师往往全神贯注于娴熟的教学技巧的表演,设法让学生展示一个又一个的精彩,往往引来掌声和啧啧赞叹.但这掌声是送给老师和那些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秀生,为了让孩子收获更多,我们必须让学生静静地阅读文本,思考文本,默默地和文本对话,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语文课必须留给学生自己阅读、静静思考的时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珍惜课堂上的“静场”“空白”,让学生在思考中领会字里行间透出的丰富信息和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学会创新.比如教完《三袋麦子》,我问学生:“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有学生说喜欢小猴,因为小猴勤劳,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全种下了地;有的说喜欢小猪,因为小猪尽管贪吃,但他的手很巧,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有的说喜欢小牛,因为他既有口福,留下的一半做种子,也免去了全部种下而毫无收获带来的烦恼.那么一年以后呢,当土地爷爷再次来看小猪、小牛和小猴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你一言我一语的.课后学生的续写作文《一年以后等》给人以惊喜.这堂课在老师创设的、自由的气氛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创新得到了激发.


追求有效的语文教学就要求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应在预设中生成精彩,使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收获,让学生在接受中不断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