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的现状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58 浏览:79724

高中化学教学经历了多年后,尽管已经很成熟,但仍有不少问题急待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也已试行几年,在课程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简述如下:

1.高中化学课改取得的经验

1.1在教师资源利用上,有以下可行的措施:

(1) 挖掘教师潜力,盘活闲置资源,做好岗前培训.学校内部有许多教师资源是闲置的,挖掘出来,通过培训可以胜任某些教师短缺的岗位.

(2) 灵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意图,实行“分学段排课”,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

(3) 减少周课时数量,拉长模块学习时间.新课程建议每个教学模块周课时安排4节,在10周内完成36节课的教学及考核工作,结束一个模块的学习.这种安排虽然可以使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学习任务相对集中,但在平行班级多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某个阶段教师紧缺,某个阶段教师又相对宽余的现象.如果采取部分学科周课时2节,一学期完成一个教学模块的办法,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满足新课程的实施.

(4) 优化课程方案,缓解教师不足的矛盾.

1.2在解决教师课业负担方面,出现了以下可供参考的办法:

(1)重新修订教师作业布置与批阅常规,完善教学工作奖罚条例.

(2)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3)采用各负责一部分的办法,减少教师的备课量.

1.3在选课指导上,基于教师有义务指导学生学会规划人生,不能推卸为学生提供选课怎么写作的责任考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了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制度,每个课任教师长期负责几个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跟踪分析学生选课的科学与否,督促并指导学生努力完成自己选定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个人成长记录袋.

(2)编写了《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详细地介绍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具体思路、主要措施及相关规章制度,全面介绍所有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发展方向以及选修要求,并为每个模块编排序号和代码,设计学生选课单,为计算机排课最终形成学生课表打好基础.

(3)举办选课指导讲座,以具体的模拟案例,分析选课的科学性,帮助学生、家长明确选课需要认真考虑的各种因素.

1.4在作业处理上.对新课程中的作业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作业类型,从科学性、层次性、合作性、有效性、探究性、创新性出发,把握对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数量以及难度,即把握好三个“度”——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对作业进行设计,在作业设计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作业的实施从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方面进行评价、交流和反思.

1.5在教学方式上.

(1)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必修化学课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树立起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和积极态度.高中阶段在必修课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保护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学习,是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

(2)围绕核心内容,有效进行探究学习.对于必修化学课程模块来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与极其有限的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会更大,这样,就需要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有效使用适合性、适时性和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2.存在的问题

2.1教材编制问题.

根据教育部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具备条件的出版社可根据各科课程标准,组织人员编写教材,由于参编人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编写出的教材无论是在呈现方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各不相同,由于是第一次采取新的编制方式,时间紧,任务重,所编教材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有些知识的表述也欠准确,甚至有多处错误.即使同一出版社,不同学科之间缺少沟通,跨学科间的知识也会不衔接,更何况不同出版社之间沟通可能性更小,如果一个学校或地区不同学科选择不同出版社的教材,这个问题则更突出.

2.2教材的使用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给地方、学校充分的自主权,包括选课、地方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等,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去选择教材、使用教材.而选择教材的往往不是一线的教师,而是各区县的教研员,人少时间又紧,不可能对不同版本的所有教材都仔细地阅读一遍,更不可能一一比较,造成的后果是使用中才发现教材的缺陷,等到下学期再换其他版本,又存在知识之间不连贯的问题,这将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利益.

2.3教师的不适应问题.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不少教师难以适应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科目标要求比较宏观,不像过去原有的教学大纲要求的细致、具体,再加上又有多个版本的教材作参考,如何理解、如何使用?这种疑惑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课时不够反映在教师的备课上,教师感到时间紧,参考教材多阅读不过来,看得越多越不知如何教,致使不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穿新鞋走老路”,教学仍是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难以看到新课程改革的踪影.

2.4学生的学习方法难以改进问题.

新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然而不少学校的教学班平均学生人数在70人左右,过大的班额,使学生活动空间极少,别说分组讨论,就是转转身子都困难,哪还能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资源作保证.

2.5资源短缺问题.

一是实验资源严重不足,新教材对化学实验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实验开放性使得原有的实验条件和资源显得明显不达标;二是教师资源,选修课要求学校要有充足的教师去对应学生不同的选课要求,这是学校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中学校的相似性,即使校际之间也难以做到资源共享.外聘教师将会使学校资金负担加重.

2.6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问题.

由于多年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是怎样一种情况至今也不明确,导致教师们教得没底气,改得没底气;如何检测教和学问题,学校怎样进行质量跟踪等一系列问题让教学管理者感到迷茫.

2.7各类教学辅导书的干扰问题.

现在高一的教材是全新的,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可市面上的各科辅导书大部分还是沿用过去老教材的编写体例,观念陈旧,内容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写来参考书干扰自己的学习,而此类问题单靠学校和教师是无力解决的.

2.8教师现有的综合素质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现有的综合素质不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强,能力不够,满足不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培训亟待加强.

2.9校长抓课改缺乏专心、恒心、耐心和信心.

2.10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人本思想、人文关怀还停留在墙壁上、口号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学校教育还是理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2.11学校管理不能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2.12社会支持系统不能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