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706 浏览:5559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文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所以,作为美的教育者,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

首先,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虽然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事实上只有具有鉴赏能力,才算真正获得了阅读能力.缺乏审美鉴赏力的学生,将无法真正领悟诗文的思想意境,因而也就不能真正读懂诗文.同时,学生的写作往往是通过对大量的范文的阅读欣赏,从中积累美感经验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理想的,而后才有意识或不自觉地在自己的习作中对其作追求的尝试.可以说审美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写作能力便是在此前提下主体创造力的体现.

其次,语文教学的成功是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而兴趣爱好又往往在学生审美感受中自然萌发.只要学生倾心赏美,也就会乐于受教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正好是学好和教好语文的前提.如此,教与学在此殊途同归,语文教学与审美享受融为一体,教师何乐而不教,学生何乐而不学呢?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心理致关重要.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在人物的个性化,环境的典型化以及氛围的时代性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善于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撷取精华,把握作者鲜明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审美理想,揭示美的内涵,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心理.善于在教学中寓美于教,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性作品中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从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成功的塑造艺术形象,而这些富有个性化,具有典型性的形象,又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紧密相关.高尔基反复强调:“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又说:“等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可以说,离开了语言,就无所谓文学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与其个性化的语言有很大联系.由于时代、阶级、立场、观点的不同,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也会不相同,思想、语言也会有显著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气氛下,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语气和语调.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从具体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各种变化,努力揣摩作品中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从而感受艺术形象美的所在.如教鲁迅的小说《故乡》,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前后就有很明显的变化.少年闰土天真活泼,给“迅哥儿”讲“捕鸟”和“管西瓜”的事,语言明快活泼;三十年后,因生活艰难,“多子、饥荒、苛税、兵匪、申,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说话也显得迟缓沉重了.人物语言的这些变化,充分揭露了造成闰土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使学生看清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本质.

另外,在教学时,还要注意从一句话、一个词等细微之处入手,来挖掘渗透在艺术形象中的精神、气质、思想情感等,从而把握这一形象的美学价值.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好几次,那么它有何用意呢?经过挖掘,我们可以看出掌柜的冷漠:在他的心目中,孔乙己还不如这十九个钱呢.由此可以唤起学生对封建社会冷漠的人际关系的憎恶,达到了审美的目的.

艺术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它既是作者对现实生活进行美的认识的结果,又是读者和观众的审美对象,它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精神.普列汉诺夫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并非是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由此可见,文学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形式,它的形象是具体可感的,是一种感性的显现.所以,学习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鉴赏,从而增强艺术审美能力,并且达到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心理的目的.

感受和理解艺术形象,除了语言分析外,还需要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来沟通读者与艺术形象的关系,使我们更好地“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如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文章没有从正面写她是如何死去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领会她的巨大痛苦呢?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很难体会得到.这样,我们让学生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主人公,在临死前还能享受一点点活光的温暖,还能有自己的梦幻,而祥林嫂却没有火光,毫无温暖,只有冰冷的雪花、难熬的饥饿和无尽的恐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祥林嫂是多么的不幸,更体会到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引起师生的共鸣,达到审美的目的.

当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反面形象的审美价值.一个塑造成功的反面人物,和正面人物一样,都是作者生活积累和辛勤劳动的结晶.如果反面人物刻画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更能衬托正面人物的精神气概和思想感情.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反面形象的创造价值,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进入艺术意境.所谓意境,即景物与作者心中境界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那么,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人们欣赏艺术,首先要依赖感观接触美的事物.”这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感官准确而具体的感知作品所描绘的景物、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要通过视觉欣赏一幅用文字描绘的美丽画面,这样就身临其境,自然而然的进入意境.如《水调歌头游泳》则由眼前的山、湖联想到神话中的神女,在这特定的意境下,创造了一个“当今世界殊”的神女形象,给全诗增添了诗情画意.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感觉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反映着现实生活,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朱自清的《春》,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图,如生机勃勃的春草图、百花争艳的春花图、温馨平和的春雨图以及催人奋进的迎春图等.无不富于诗的韵味与画的意境,读来让人感受到春的旋律、力量,以及作者对春的热情高歌.

总之,作为美的教育者,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充分利用课堂,用自己健康的审美观,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美,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