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73 浏览:4470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核心内容,“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实施作文教学应注重哪些问题呢?

一、 激发兴趣,乐于表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兴趣是研究和创造的精神源泉,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是拈笔伸纸、一吐为快的不竭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产生爱好,并且以写作为乐,有不吐不快的,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情景模拟,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观察、谈论、争议、表演甚至玩耍等活动过程中形成作文材料,完成思维训练,产生情绪情感体验,完成口头或书面作文.多举行一些作文竞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每学期可以举办一次现场作文比赛,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类征文比赛活动,通过各类征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感悟生活,真情实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检测话、空话、套话.”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引起他人的共鸣.罗曼·罗兰说:“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亮光.”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如果离开生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作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生活.要使作文真实感人,学生必须要有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热爱并投入生活,从而丰富生活认识的储备,就成了作文的重要源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让学生对生活敞开胸怀,去感悟,去悟出人生的意义、价值和道理.把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写到文章中去,无论是情感的,还是认识的,都会感染读者.如果学生缺少生活基础和情感体验,就会无病.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学生作文时有了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作文时自然能妙笔生花,具有真情实感了.

三、 自由想象,充满个性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人类就不会进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高尔基说过:“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习作中蕴含的想象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鼓励想象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


语文课程,特别是经典名著的学习,在激发想象、个性化写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直接从中获取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思想及表达方式等.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布置续写或改写等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充分展示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化世界.例如课文《孔乙己》的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多数学生能够一气呵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喜欢看报纸的学生,让他们多联系时事;喜欢体育的学生,让他们多联系竞赛;善于表达的学生,让他们多重视语言积累;善于思考的学生,让他们多挖掘事物的深层含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写出独具特色的作文.

四、 赏识评价,鼓励为主

作文评价是教学作文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师生思想情感的交流.作文评价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可以促进学生作文的进步,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灵,给予肯定,使鼓励贯穿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好文章不是改出来的,而是鼓励出来的.

当然,写好作文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个铢积寸累的漫长过程.我们教师应开动脑筋,把握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指导学生写作,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作和写作兴趣,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