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异教学的主张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416 浏览:55648

小学生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到四年级以后学生在智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则更为明显,但“差异”并不是等于“优劣”,“差异”同样是一种教育资源.只有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次教学,才能变“同步发展”为“差异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效率不同,课堂容量也不能要求一样;学生认识、理解能力不同,在课堂提问、问题思考难度、练习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树立的教学思想,我来谈谈我的差异教学的主张:

一、分层次教学的研究

1、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要从教学目标、学习过程、课堂练习、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分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态度,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小学生依上、中、下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优等生是数学理解能力较强的拔尖的学生,即具有独立理解能力、独立完成习题、能主动帮助中等生和后进生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中等生则是数学成绩较稳定的学生,中等生的比例越大,越能维持一个班级的稳定性,对于中等生的要求主要是,掌握学习内容,独立完成练习,积极向优等生学习和看齐;后进生相对来说基础薄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面临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后进生来说,掌握基础是首要和重要的.既然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那么就要有配套的教学目标、练习题目和考核评分的层次.我们拿优等生的考核标准去评价三个层次的小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生,是十分不公平的,“分层教学”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因此,“分层教学”不仅要求在课堂和习题中区别对待,更要有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的配套分层来保障“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2、“分层教学”要坚持动态、灵活的开放性原则.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目标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基础是数学成绩的差异,并不是小学生人格的分层.在分层前,教师应明确,“分层教学”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而不是制造什么高低等级.分层教学的目标是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不断提高数学成绩,以逐步缩小差距,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在对学生进行分等级时,要坚持动态、灵活的开放性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估,由学生自己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和个别的调整.这样一来,既能保护小学生弱小的自尊心,也能使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分到与本身成绩合适的层次上,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转化教育的研究

了解后进生,走进他们的心里,后进生在学习上困难重重,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给他们树立信心,能及时的帮助他们,他们的心理是脆弱的,要多鼓励、表扬,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他们的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自尊又很自卑.学习上不断的失败,使后进生自己看不起自己,也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在同学、老师、家长面前总觉低人一等,也处处表现出自卑感.同时,他们又害怕别人的讥讽和羞辱,极力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常常用封闭内心、拒绝交往来保护自己.

2、重感情又易偏激.由于长期处于被冷谈和受歧视的环境,后进生一旦获得别人的关心会十分感念,表现出侠仪心肠和感恩行为.同时又容易产生偏激,往往按照个人好恶论人论事,会不顾后果莽撞行动,干出一些傻事、蠢事.

3、多疑虑又易对立.后进生有“心病”,总觉得遭受不公,对周围的人抱有戒心和敌意,对师生、家长有严重的隔阂,对一般人的帮助采取抵触和回避态度.教师、家长的批评和指责,往往造成进一步的僵持和对立.所以我们老师要靠真诚和耐心获得后进生的信任,才能消除后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4、可感化又易反复.后进生一样有上进的愿望,也一样在努力,只是由于他们自制能力差、意志不顽强而影响了转化,或者说他们前进中各方面的困难更多一些,更容易知难而退或停滞不前,更显得曲曲折折和反反复复.

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母爱伟大,师爱也应该是无私的,教师要帮后进生树立信心,和他们交朋友.

师爱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前提.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是母爱,一是师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等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对于差生的思想工作应做实做细,沟通要有艺术,那种以批评为主,教育为辅,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的做法会严重挫伤后进生的自尊心.“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后进生更是如此,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新的希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成功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师生关系是社会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应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不要把自己和学生完全隔离开来.无论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差的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处理问题时应一视同仁.教师和学生不是猫和老鼠,更不是猎人和狐狸,靠抓,靠管,靠罚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学生和教师课堂上是师生,课外是朋友,是知音.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重新树立起自尊、自信,才能使他们看到希望,扬起生活的风帆.

总之,学生是有差异的,我们每个教师要指导孩子直面差异,扬长避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自己,使自己有不同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