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教学的意义建构与交互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86 浏览:19285

摘 要:网络化教学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正改变着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观念.文章探讨了在数字校园技术条件下,课堂网络化教学的意义建构学习模型,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网络化课堂教学的要素构成与资源特点,在网络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交互形式和交互特征,帮助教师在数字校园环境中去认识和开展课堂网络化教学.

关 键 词 :课堂网络化教学;建构主义;交互;数字校园;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21-03

综观整个教育发展史,教育技术的进步总是带来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深刻改变;教学手段的变革时时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引入,课堂教学模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人们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技术促进学习(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简称TEL)成为包括e-learning在内的几乎一切用“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的代名词而被广泛关注.[1] 从早期的电化教学、远程电视教学、计算机辅助(CAI、MCAI)到计算机网络教学,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的出现,我们正面临一个互为师生的教育时代;[2] 教育技术的创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习过程的本质认识也在不断进步.

网络化教学的引入和不断实践,让人们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网络化教学完全符合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教学情境)借助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认为是计算机教育应用和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1] 网络化课堂教学的意义建构如图1.

一、网络化课堂教学的要素分析

数字校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境,门户网站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学资源库是教学的实时支撑,校园网络成为教学的根本工具.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也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讨论者;在建构主义认识论下,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因此,学习者需要“支架”来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形成对知识的理解.教学资源、教学媒体都可以看作支架, 它们是支持学习者知识建构的物质基础.教学方法也能为知识建构提供支架.[3]因此在网络化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位置显得更加重要,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学环境的构建者,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引导比讲授更重要;角色多元化是教师在进行网络化教学中的重要特征.学生的主体位置更为突出,因为学习更多是个体和学习伙伴的多向互动,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式学习,意义建构和学习过程就没有办法有效实现,学习的过程既是意义建构的情境,更是知识学习的实现方式;教师在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准备上需要更加投入,网络化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网络化教学取得实效的保证.

网络教学资源是网络化教学的核心,对于学生而言,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来源,更是知识学习的情境,决定着意义建构能否顺利实现.作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和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意味着教师在课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对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网络化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复用.数字校园的提出,首先解决了网络平台问题,其次解决了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共享的难题.依靠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库的共建与共享,所有教师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校园网络平台获取教学资源库中的所有资源,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决定取舍,怎么写作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自主获得教学资源库的学习支持,自主学习和提高;社会学习者也能够从教学资源库中获益,实现校园教学的社会化怎么写作功能,让学习真正成为个性化的选择,而不再是课堂上的教师灌输!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实质上延伸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空间和时间,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和专业的教学资源库的支撑,让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数字校园平台是网络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它担负着资源提供、教学情境创设、反馈交互、探究合作、教学控制等多项职责,既是教学的工具(手段),又是教学的载体;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如何熟练地使用网络平台获取信息、探究合作、反馈交互也是意义建构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网络化教学对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数字化校园平台是开展网络教学和数字化学习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教室及其软硬件环境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有网络机房的学校都可以开展网络化课堂教学,网络机房不应该仅仅是学生上机的场所,更应该成为所有学科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课堂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也已成为可能,借助于数字化校园和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上课不再是局限于课堂上的时间,网络开放式教学在未来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更多选择.

学生是网络化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自主式学习是网络化教学的特征,也是网络化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习.网络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协作沟通是主要学习形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网络化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4]

二、课堂网络化教学的交互模型与交互分析

教学交互的核心是学生,目的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改变学习者的行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当环境对学习者的反应能够使学习者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方向发展时,教学交互是有效的.[5]

从图1中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而言,网络化课堂教学存在三种交互,即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②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③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而这三种交互得以顺利实现的三要素为:教学情境(网络课堂环境、资源库、立体化教材等)、网上通信(网络平台)、互动参与(论坛、聊天室、网络课件、博客、留言板等).网络化课堂教学当然也不排斥传统课堂教学的所有资源和交互形式,如黑板(白板)、课本(教材)、练习、提问等,教材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依据,立体化教材将教材展现的形式多样化和电子化,有经验的教师更应该把这些传统教学手段作为网络化教学的必要补充.

课堂网络化教学的意义建构模型中的交互与图2“教学交互层次塔”模型(陈丽,2004)是基本相符的,操作交互是信息交互发生的条件,概念交互产生于信息交互的过程中;概念交互的水平和方向决定了学习结果,概念交互的结果将决定信息交互的内容和形式.[6]从教师的课堂网络化教学角度来看,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交互能力是实施课堂网络化教学的前提,教师在网络化课堂教学中需要设计和关注的是教学交互的直接外在实现形式:学生与教学要素的信息交互,主要体现在学生与某种教学要素之间,通过各种符号进行有关学习的信息交换的过程,包括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以及学生与学习伙伴之间的交互等三种形式;交互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顺利完成意义建构,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因此,课堂网络化教学的关键是借助于教学交互的多样化来促进意义建构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益最大化.

当以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作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手段时, 我们已经可以运用新的观念与模式——“技术方式观”来实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终极目标——改善学习的品质,因为成功的案例给了我们这样的指引.[3]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计算机网络,也会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不足,比如网络的开放性会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很好地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等.因此,黄荣怀教授等提出了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值得教学设计者和学习组织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