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74 浏览:31892

一、动手实践,获得真知

在概念教学中,我努力指导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大胆实践,动手交流,才能更好地理解概念,并用概念去指导实践.这样做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概念教学不再枯燥.学生获得新知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的操作能力.我在教学“圆周率”这一概念时,这一概念对孩子来说不好理解,比较抽象,单靠死记硬背效果并不好.因此,我在讲授此概念时就做了如下安排:我先给学生演示,我拿出拴着细线的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个同心圆,圆有大有小,我让学生体会到圆的周长跟它的半径或直径有关系,那具体是什么关系呢,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圆,小组合作自己动手研究,学生们兴致很高,有的组拿出了钟面,有的拿出了杯子等等.学生通过动手实践,通过计算,发现无论圆的大小怎样变化,圆的周长始终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样教师在让学生适时看书自学,学习圆周率的资料,学生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圆周率概念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弄清概念的本质

本质是指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特质.我在介绍“梯形”的概念时,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里的“只”字不要可不可以,“四边形改为图形,可不可以”?学生们小组讨论,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如果去掉只字就变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而长方形、正方形也有一组对边平行,但他们都不是梯形.有的说:“四边形”改为“图形”也不可以,因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中,还有五边形、六边形等,而它们都不是梯形”,因此,通过学生们的讨论,交流,弄清了“梯形”概念的本质,学生记忆深刻.还有一些概念,我们还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加以区分,这样学生理解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就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了.

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点易转移,而且头脑的思路比较简单,还不具备抽象思维,所以要让他们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含义的基础上去感知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调动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综合加工处理信息,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如我在讲授“长方体表面积”概念时,我让学生每人找到一个生活中的长方体,可以是自己做的长方体的学具,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物.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然后猜想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最后小组合作去大胆验证你的猜想.这样经过多次的尝试、观察、思考、计算,学生们终于得出了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这一结论.这样,从观察实物――大胆猜想――动手验证---得出结论,获得新知.整个过程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了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以旧引新

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的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达,但它与旧知识有内在联系.所以我在备课时,我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导入新知识.例如,学习“乘法意义”时,我从“加法意义”来引入.又如,学习“整除”概念时,我从“除法”中的“除尽”来引入.这样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学生有能清楚地看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更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又如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我先拿出用四根筷子订的长方形框架,然后慢慢拉动,让学生观察变化,同学们学习了长方形概念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弄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概念教学更是要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有些概念就需要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出.我在教学“辨认方向”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方向,我和学生来到操场,辨认操场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从而获得更明确的印象.又如讲授“数对”这个概念时,我把学生领到电影院,通过每个同学找座位,理解了“数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