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476 浏览:129351

摘 要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每一个学科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小学科学课也不例外.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 小学科学课引领着学生对科学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 键 词 :小学科学 有效 教学 创新

一、充分利用学校及地方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而言比较匮乏,但农村孩子天天的所见所闻更接近于自然,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市的孩子落后.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怎么写作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将《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的大科学课堂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特征及其区别.

二、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科学课的教学应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能使主体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其探究过程必然引起情感体验过程.学习者遇到困难境况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还有惊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终于得到解决的愉悦和自豪等等,这些体验却总是有助于学好科学课.例如:在教学“沉与浮”这一问题时,学生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出:小铁块能沉入水里,而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学生通过查资料、看书学习,然后与他人合作、探讨、研究,进行探究,终于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了物体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也使学生弄清楚了一块铁块能沉入水里而轮船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强化科学实验,促进学生爱科学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们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明确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多地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

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以前,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可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分组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科学的主人,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比如在观察水沸腾实验时,我就把这个实验改为随堂实验,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告诉我——这样的改变是成功的.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教学内容

科学课中,教材上的教学内容非常有限,但现代多媒体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在互联网上有着许多专门的科普宣传、科技博览等网站,向我们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有的还专门开辟了外文专栏、专版,只要知道它们的,我们就可以免费进入这些网站,去领略那风云变幻的科学世界.而且可以随时访问,获取资料. 计算机环境下的教育出现了新的特点,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兴起,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所取代.教师则更多充当指导者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中注重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保证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个“伙伴”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也就是说,教师要转变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性,让他们在高昂的热情中不断探究科学知识、获取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