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呼唤深度体验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58 浏览:32219

【摘 要 】当前一些教学课堂处于低效状态,老师对学生已知的内容重复讲解,对不少优秀作品的解读却浮光掠影,这浅层次的课堂教学只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趋淡薄.本文重点介绍了语文课堂开展深度体验教学的重大意义和探索途径.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深度体验;文本解读

“深度体验”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发现、感受和理解文本的深意,重新建构文本的文化意蕴.不少语文课老师们总是在学生已经弄懂的范围内兜圈子,缺乏对文本的深度挖掘,没能从文化的层面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零体验”甚至是“负体验”的状态.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引领学生实现深度体验呢?笔者从现存课堂现象及其实现深度体验策略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通过紧抓关 键 词 加深情感体验

作者主观意义是客观存在的,语言附上了作者的行文指向.尤其是精选到教材中的文本,它往往会浓缩到一个或者若干个词语上,这些词语的张力非常大,像是蛛网的原点,四射的蛛丝全由它牵引着,写作意图、情感倾向和文章的框架全由它在有形无形地掌控着,想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必须要寻找揣摩玩味文本中的关 键 词 .王璇老师在上《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就是紧紧抓住“闲”字做足了文章,从请学生猜繁体字“闲”开始,引领学生朗读,体会苏轼的身闲;与朋友一起欣赏夜色月景,让学生感受苏轼的情闲;带领学生走进苏轼的情感,感悟苏轼逆境中保持达观才能领略自然美景,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心闲.

王老师就是揪住“闲”不放,成功的带领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达到生命的对话.就这样促使学生有效感悟深度体验,构建起生命的课堂.

二、通过丰富文学例证加深情感体验

文学例证就是从与作者本意相离或相近却又能关照文本的不同角度,对作品引申发挥,使文本迸射出超越自身意义的光彩.用作者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或相同的人物或情节可以互相印证、参证,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在上《小石潭记》一文时也就是通过柳宗元被贬在永州之时的同期作品的展现来帮助学生实现体验的深入.

在课堂中笔者介入《永州八记》中展现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忧忧情怀的句子和在忧伤孤独中坚持理想的《江雪》进行补充阅读,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出文人的“孤独情结”,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经典的阅读有了深度与厚度.

三、通过想象描述加深情感体验

想象是审美实现的关键,没有想象,便没有真正的阅读,更谈不上从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恰当地向学生展示一些画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美感获得了独特的感受.郑月琴老师在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时就是打开学生想象思维实现深度体验的一个成功例子.

课例片段呈现:

师:如今的观鱼台旧址,庄子的塑像静静地矗立在濠水边,如果你就站在濠水之滨,面对庄子的塑像,你会有怎样的感怀?请用一副对联,或用一首小诗来书写.

生1:鲦鱼游水中,乐也;庄惠辩桥上,智哉.

生2:鱼游水中,自在;庄子道是非,精妙.

生3:天人合一知鱼乐;自在逍遥化蝶飞.

生4:乐山乐水乐戏鱼;与日与月与庄子.

生5:台上观鱼自由自在;梦中化蝶无忧无虑.

生6:老庄思想,濠上观鱼知长短,深潜自然;道家生死,欲作梦蝶飞狭阔,欲罢还休.

生7:谈笑之间透玄机,大宗师;山水当中显真性,逍遥游.

生8:梦回战国,一庄一慧,可谓高山流水唱绝响;今忆双贤,一议一申,人道唇争锋羡青史.

师:同学们精彩的发言道出了“濠梁之下一游鱼,天地之间一庄子”的真谛!逍遥的庄子,谈笑于天地,把人世间的绝顶聪明一语点破,他睿智的目光超越了“人”和“鱼”的界限,他何尝不是一条鱼呢!他就是一条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之鱼!

师:今天,田园和鸟语离我们渐远,紧张忙碌的生活桎梏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开启庄子之门,在生命中多一份意趣,多一些诗性的光辉.

“深度体验”教学策略,当然不止这几点.我只是希望这几点能引出同仁们更多思考与探索.因为学生只有深入地体验文本,才能构建“个性”的知识,才不会出现“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局面,才会产生“横看成岭侧身峰,远近离低各不同”教学新格局.语文新课程作为文化主体,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的底子,是语文新课程的文化使命,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与他所学的内容融为一体,学习要成为他生命的体验.阅读再也不能浅尝则止,浮光掠影,我们的课堂需要深度体验,让学生在语言的领域与言语的实践中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深度体验”式语文教学为学生的生命体验抹上亮丽的底色.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理论篇)》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2.12

[2]《“深度体验”式语文的三重品格》 杨聪 《浙江教育科学》2006.1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