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刍议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81 浏览:18899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据相当的比例,但由于时代背景、语言习惯等差异,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说,这些文言文虽然文辞典雅,但却深奥难懂,犹如“天书”.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重视诵读指导

大部分初中生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对加深文意理解、培养语感有很大的帮助.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检测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读法有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等方法,在教学中试读、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作为重点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柳宗元《捕蛇者说》的“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一句中,“腊”不读“là”而应读“xī”.另外,教师范读的必要性还体现在文言文音节的掌握、句读的停顿.只有让学生弄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意思,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读多了,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要教会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因此每位学生都要准备一本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篇课文后都有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等,这就必须整理,并不断地记忆背诵.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总之,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文言文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切合实际,教会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这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教师可先要求学生看懂课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再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疏通课文.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总之,在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质疑

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因而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不应妄加否定,而是要予以肯定.如笔者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即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字词的理解上同样也需要质疑,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