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例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09 浏览:17918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课前要预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预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在解决问题上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语言评价要具有推动学生思维的作用, 在解决问题中学生的思维较凌乱时,教师要用语言点拨、指导、鼓动性评价,以达到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要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关 键 词 :数学 学生 机会 时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08-01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天笔者总要留一道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带回家去尝试一下,就是出现有的学生不会做,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加上第二天笔者在课堂上讲解一下,学生的印象会深刻一些.因为题目具有综合性,所以能做出的学生人数很少,每次讲解时,大多是学生汇报一下昨天做的情况,笔者再进行点评总结,可这一次却出现了点意外.

1.教学案例

师:昨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道数学题(如右图, ABCD是直角梯形,较短的腰是8厘米,AC上有一E点,连接BE、DE,形成了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求出梯形的面积是多少?),这道题是求梯形的面积是多少?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

(教室内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明学生做这题遇到了困难,照以前的惯例教师要点一点题中的一些关系)

师:题中告诉我们形成了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指哪两个?在这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哪两条边相等?告诉我们两条边相等的目的是什么?然后联系一下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想一想怎样解答?

经过笔者的点拨,学生在座位上计算起来,不一会儿几十双小手高举着要汇报自己的成果.

生1:因为题中告诉我们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知AB等于AE、CD+CE,所以AB+CD等于AE+CE等于AC等于8厘米,求出梯形面积等于8×8÷2等于32(平方厘米)

师:你分析的有理有据,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解答过程吗?

生齐答:同意.

师:既然大家都懂了,我们进行下面的内容.

“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

(笔者很诧异,因为课前想到了一种方法,也正好是生1说的这种方法.还没有想到还有第二种方法.)

笔者寻着声音一看原来提出第二种方法的是生2.

师:哦,你还有第二种方法?看来你想挑战一下老师呀!请你说一说你的第二种方法,让我们学习一下.

生2:我检测设AB等于3厘米,因为AE等于AB等于3厘米,AC-AE等于CE等于CD等于5厘米,所以梯形面积等于(3+5)×8÷2等于32(平方厘米).

师:你说的头头是道,同学们评论一下他通过检测设AB等于3厘米、CD等于5厘米,这样求出梯形的面积可以吗?

生:当然可以.

师:我们可以把谢建波解决问题的这一方法叫什么方法?

生:检测设法.

(笔者想追问下去,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师:老师受到谢建波检测设法的启发,我想问一问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检测设AB是多少厘米?

生:我们可以检测设AB是7厘米、6厘米、等

生3:老师,当我们检测设AB等于0时,这时梯形ABCD变成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C等于CD等于8厘米,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梯形面积.

生4:我们通过检测设AB长度逐渐变小,发现B点向A移动,随着B点移动,D点也在离C点较远的地方移动,当B点和A点重合时梯形ABCD变成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无论B点和D点怎样移动,AB+CD的和都是8厘米,梯形ABCD的面积不变.

师:经过同学们的讲解,老师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解答一个题目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不能想到一种方法就了事,等

2.教学反思

课后笔者对这一小环节细细品味,觉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2.1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何为“首席”?就是要求教师课前要预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预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在解决问题上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课前笔者只考虑到案例中的第一种方法,当学生解释完第一种方法后,自以为没有其它的方法了,急于进行下面的内容.其实在教学完第一种方法之后,应该给学生几十秒的思考时间,考虑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这样学生有了思考问题、整理思路、组织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就会给课堂增加生成的机率.

2.2教师的语言评价要具有推动学生思维的作用

在解决问题中学生的思维较凌乱,需要教师用语言点拨、指导、鼓动性评价,以达到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作用.值得庆幸的是,当学生提出“我还有第二种方法”时,笔者没有阻止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用一句“看来你想挑战一下老师呀!请你说一说你的第二种方法,让我们学习一下.”学生回答后,笔者用“你说得头头是道”、“老师受到你的启发”、“经过同学们的讲解,老师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解答一个题目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不能想到一种方法就了事”等语言评价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说,学生听了教师的赏识性评价语言才会用心思考,最终使多种方法生成,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2.3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课堂不仅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还肩负着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这种美的教育有的是显形的,有的是隐性的,本课教学中我用激励性赞美语言评价学生,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是非道德评价观.当不同的解题方法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时,会不知不觉感受到数学思维之美.案例中线段AB、CD长度的变化,引起图形变化,最后梯形变成了三角形,数学图形流动到极限之美被学生展现的一览无余,这种效果是教师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自觉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的优良思维品质.也使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由盲目追求题的数量向追求题的质量转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