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实践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789 浏览:94867

【摘 要 】高等院校双语课程的开设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但随着各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的展开,观念、制度、措施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影响着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华南师范大学十年来的双语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及时发现并分析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路径.

【关 键 词 】高等院校 双语教学 教学理念 管理制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10-02

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而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是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高校双语课程的开设成为本科教学模式突破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内在要求.所谓双语教学是指用母语及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通常是英语)来讲授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相关专业国外研究信息的能力,提高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水平,充分利用全球的学术平台,吸纳各国的优秀研究成果,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然而,在双语课程开设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教学方式的及时调整和教学系统的动态优化,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双语教学应有的效能.

一、双语教学是教育国际化的内在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组织间、国家间的竞争最终将取决于各自人才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竞争.而高校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吻合时怎么发表展要求的人才,为社会提供创造财富的群体.为此,各高校不仅要高度关注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还必须建立起动态的人才培养机制,适时调整教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的时代性特征.

为迎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4号文件中就提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而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中,对双语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实施办法、经费概算以及预期效果作了更加详尽的阐述,目的是建立起完整的校级、省级、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二、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发布后,一些学校即已开始了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工作,华南师范大学是在2003年进行了首批双语课程建设的立项工作,在十年来的双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成绩斐然,但与此同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对这些问题的归纳和反思有助于及时改进双语教学质量,使双语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真正起到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个教学项目的实施有如一个完整系统的运作,其措施的得力依赖于完善的制度保障,而制度的健全又来源于正确的理念,因此教学理念是统领教学实践的根本.在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理念的不统一往往是造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一些教师将双语课程等同于语言类课程,只关注一些关 键 词 汇的对译,课堂教学似乎只起到翻译教材的作用,没有达到专业知识传授的目的.学生方面也存在类似的期望,有些学生甚至希望通过双语课程扩大词汇量,从而对英语四、六级考试或其他资格考试有所帮助,因此只注重词汇的记忆,忽略了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把握,从而使双语课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在课程供求分析以及总体设计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院校急于开设双语课程,教师、学生都准备不足,课程论证不够充分,影响授课效果,最后甚至不得不改回汉语授课.更为普遍的情况是课程的开设主要顾及教师的开课能力,缺乏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有些不十分必要的课程开设成双语课,而一些必要的课程反而没有涉及到.同时,由于仅顾及教师的师资状况,忽略了学生的承受能力,有的双语课程开设过早,学生在语言技能及前期的专业知识铺垫方面明显不足,不具备开课的基本条件.

双语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也常常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管理过程的规范性需要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激励约束制度、培训制度以及评估制度等等.约束有余而激励不足往往是一些院校在双语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行动动力.同时,培训制度的不完善则影响到师资水平的持续提升,也不利于教师潜能的开发.此外,在双语教学质量评估方面,评估标准有失针对性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许多院校并没有专门为双语课程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从而忽略了双语课程的特殊性,使得评估结果失去客观性.除此之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采纳程度也会影响到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双语教学改进策略

1.树立并传递正确的教学理念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引导正确的教学实践方向的前提,也是检验最终教学效果的依据.为此,学校各个相关层面应在双语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达成共识,通过学校与各院系的沟通、各院系与老师的沟通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传递课程理念,正确理解双语课程的开设目标,摒除双语教学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早可晚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无视课程差异和师资条件、完成任务式的盲目推行双语教学的做法.同时,在双语课程的定位方面也需达成一致,不能将双语课的性质由专业课转变为语言课,违背了课程的开设宗旨.

2.做好双语课程供求分析

双语课程的开设应该在各院系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准确的供求分析,做好课程开设的可行性论证.首先,应认真研究课程的性质和特征,以此作为各门课是否设定为双语模式的依据.并非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开设双语课程,需考虑到该课程与国外研究状况的相关程度,有些相关不大的课程如果用英语开设,可能反而难以将课程的宗旨清晰加以揭示.其次,应调查拟双语开设课程的师资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立项,避免不具备资质的教师被迫上岗影响教学质量.此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课程受众群体,即学生的具体情况,应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开设双语专业课程之前,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