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两国体育教学比较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169 浏览:141889

【摘 要】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德两国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德两国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差异性较大的结论.我国应取长补短,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比较;中国;德国

德国是个经济发达、文化灿烂、科技卓越的国家,这些成就与德国先进的教育有关,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收到了政治制度、教育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跟我国有着很大不同.比较中德两国的体育教育教学,对我国学校体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比较

(一)2000年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开始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体育教学只通过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思维模式.新的学校体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重在激发学生从事运动运动的兴趣,希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及个体在体育方面不同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教学锻炼,有所受益.现阶段,中国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强调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德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开发学生的行为能力,希望通过体育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学校体育又注重与社区体育相结合,建立以体育教学为基础、社区俱乐部活动和青少年自由体育活动并举的学校体育新结构模式,使体育教学、各种体育活动、俱乐部活动三位一体,为促进学生的终生体育怎么写作.

二、体育教学目标比较

(一)中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能力和塑造学生品德的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但是近年来,学校体育对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在逐步增强.

(二)德国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希望通过对学生动机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注重开发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比较

(一)我国体育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体育教学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导下,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我国现行教学大纲的特点如下:教材内容适应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实现体育教学,内容全面;课练的内容的增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发展;教材的数量增多,出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大.

(二)德国没有统一的全国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在学校体育方面国家只颁发指导性文件,各州根据自己的情况、条件和可能,如师资力量、场地器材设备、财政经济状况等,各自制定符合本州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大纲.所以德国体育教学具有自主性强,不拘泥一格,学校体育与当地体育俱乐部紧密合作.


四、体育课教学比较

(一)班级教学是我国体育课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摒弃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育课的目的是以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主,并以此展开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遵循他们的认识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几个阶段,循序渐进的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逐步的掌握知识,并且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使体育教学更加容易的让学生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德国的体育课教学,会使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结合,以俱乐部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来参与到俱乐部的活动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运动技能在体验中得到加强,学生的体育兴趣选择相对稳定,俱乐部式的活动保证了学生的运动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过程的调控、效果的评价都靠教师来完成.

五、中国体育教学的优势与德国体育教学的优势对比

(一)中国体育教学的优势

首先,中国体育教学由、国务院统一部署,每个年龄阶段或者学段都有具体的指导大纲,并且是连续的、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的指导都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

其次,我国各级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安排的比较全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堂组织和设计细致合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吃苦等优良品质的培养和组织纪律的观念.

(二)德国体育教学的优势

首先,德国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并且和俱乐部相结合,使学生的爱好兴趣得到满足,使学生的运动机会得到保障,强化了运动技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德国的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体验和参与体育实践的过程,重视学生个性和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的身心完善和社会实践.时刻注意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使得学生在体育教育中习得的行为能力能够更多地应用于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实践.

综上所诉,由于中德两国在培养目标、指导思想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导致了在教学大纲、体育教学等方面的差异性,但是又各有优势,建议取长补短,引入德国学校体育的优势,从而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