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理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014 浏览:47168

摘 要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过程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被动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参与式教学理念及其实践应用一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教”转变为积极引导学生、组织课堂,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转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 键 词 :参与理念;高校教学;实践应用

参与式教学理念原为执行国际项目的方法及手段,由于参与式教学理念具有充分调动项目执行者的积极性特点,被逐渐推介到教育领域,成为国际教育界公认的教育理念和重要导向,参与式教学理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给大学生创造了思考和质疑的机会和条件,从而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参与式教学理念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根据现代高校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鼓励其发展创新,关注大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形成教学参与的责任感并提升自身的参与能力和水平,这就使得参与式教学理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仅就参与理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所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拙见,敬请大家教正.

一、构建,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以权威面目出现,学生则是被动受教的对象,而若使参与式教学理念真正得以实现,就必须首先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的转变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完成讲授任务,而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预见想象,把教师和管理者的角色逐步转化为引导者、助手的角色.大学生具有比较成熟的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更需要具备经受社会考验的各种能力.大学生这一系列的心理特征,要求高校教师首先必须保持与他们心理上的平等性,同时要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绝非以书本权威压人,以教师地位压人,而是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要鼓励他们的创造性,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根据大学生这一高校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改变原有的课堂提问方式,更换上课主体,减少约束策略.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这样,自然有利于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知道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教师可以公开地向学生表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行为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给学生提供一种、平等、宽容、有利于参与理念更好发挥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统一约束和整齐划一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过多的禁区和限制,这涉及能否真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作为学生,应配合教师在以上诸多方面的转变,改变以往的被动式思维、被迫去思考教师要求回答的问题、被动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消极状态.在所构建的、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平等的一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教师共同推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使以往教学中被荒废的学生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二、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

教师应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由“一言堂,满堂灌,一支粉笔,一份讲义”的传统讲授法向多媒体演示法、讨论体验学习法方向发展.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给他们多提供一些讨论、辩论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使小组讨论、个别学习等成为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改进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参与.传统讲授法使学生知识的获取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依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这样无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了可能,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角,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扩大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渠道.在这种自主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参与讨论,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真正成为获得知识的主人.另外,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交叉使用多媒体平台所展示的图片或资料等,会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思考,得出个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充分体会到上课的“快乐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作用

要想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整个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就会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教师过于依赖书本,教材上没有讲的不敢讲,书本上没有说的不敢说,认为书本上的一切都是真理,都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教师抱的是这样一种认识和信念,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不会真正表现出来的.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作用需要建立两个信念:一是要坚信一切未经自己确认的知识都是可以怀疑的,就是要有一种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但这不是盲目的怀疑,只要不是经过自己验证的、不是经过自己确认的,当然是可以怀疑的.书本上的道理讲得对不对,教师完全有怀疑的权力,教师要善于去怀疑,要有一定的怀疑精神.二是要坚信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因此都有改进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具备一种批判精神,对现存的事物要能够批判,要敢于批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经常从创新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很多新的想法,也就会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而不再是被动讲授书本上所传授的间接经验,这样对学生耳濡目染,学生就会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由此看,教师的一点变革,确实会带动学生更大程度的变革.参与理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创造出、平等、宽松的大学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被动教学的机器,学生不再是被动受教的对象,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协助者和研究者,学生则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成为有思想、善思考的积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