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渗透德育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998 浏览:43366

【中图分类号】G6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01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已经全面启动,新课标反复强调|:“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要求教育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语文以其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语文教育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尽力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的同时,尽力做到德育与语文教育水融,使德育附着有物,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中学课本里有许多文章都蕴含着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讲解这些课文时,我有意识地诱发和启迪学生的爱国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和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如在讲陆游的诗歌时,由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联系杜甫、辛弃疾、郭沫若等爱国主义诗人的事迹和作品,让学生明白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荣的历史传统.

我在讲授课文时,通过对字、词、句的分析,同样能既传语文之道,又传思想之道.如在中学课本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一个问句,两个尽忠,至诚之爱,对母亲的无限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尽显字里行间,只要教师略加点拨,学生自会被革命者伟大的品格所震撼.只要细心发掘语文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时注意将两者融为一体,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就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的促进语文的学习.

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一、深入挖掘课文丰富的道德因素.

品德教育的素材不仅存在于感彩浓厚的文学作品中,在一般性的作品中也有,甚至包括议论性的文章,而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挖掘出思想教育的内涵,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写人叙事,都包涵了作者的情感.如《蜡烛》这篇文章反映的是二战期间普通百姓之间的国际主义情感,课文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实现这种情感表达,而课文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学生的阅历比较浅,不容易实现情感共鸣,教师就要使用文章介绍、播放电影等手段,在情景回放中把学生拉人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学生找回那个年代的那种感觉,进而入情入境地体会文章情感,感受道德氛围二、用朗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塑造了一群愚蠢可笑、外强中干的统治者形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感情,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文章的情感文脉而行,有的音量适度、快慢适中,有的捏鼻捂眼、惟妙惟肖,更有的大声呼喊,豪情万丈.有霏霏春雨,更有滔滔急流,通过阅读,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情趋,点燃其情感的火花.三、用艺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用以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情景、用音乐渲染课文气氛、用戏剧角色的新奇感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如在教《雷电颂》时,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激越澎湃的.郭沫若说:《雷电颂》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歌.教学时采用《黄河颂》的曲子与之匹配,不但可以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能对课堂气氛起到积极的渲染作用.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修养的种子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另一方面,教师更要注意为人师表.德国教育家迪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学生思想的形成、品格的铸就,有许多成分来自教师的言传身教.尤其是语文教师,他的教学行为本身就蕴含着许多思想教育的内涵.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平时满口脏话和粗话,怎能要求学生语言美?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只讲报酬,一切向钱看,又怎样教学生乐于奉献?因此,教师品格因素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真至善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引领他们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